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招隐诗十九首.原注步钱季霖秋日作韵有刻节录七首·其三》
《招隐诗十九首.原注步钱季霖秋日作韵有刻节录七首·其三》全文
明 / 萧光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蚁附蝇趋彼正哗,山深寂寂草篱斜。

巳经北阙肱三折,敢信南天手独叉。

京邑秋风歌黍稷,江州夜月泣琵琶。

几多芬艳今飘落,晚节犹存陶令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山林景象,通过对比繁华与寂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首句“蚁附蝇趋彼正哗”,以蚂蚁和苍蝇的忙碌比喻世俗社会的喧嚣与追逐,暗示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反感。接着,“山深寂寂草篱斜”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林画面,草篱斜倚,更添几分幽静与自然之美,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巳经北阙肱三折,敢信南天手独叉”,这里运用了典故,北阙象征朝廷,肱三折形容多次请求未果,表达作者对仕途不顺的感慨;南天手独叉则可能暗指隐居之地,强调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坚定信念,即使多次请求未得朝廷认可,仍坚持自己的选择。

“京邑秋风歌黍稷,江州夜月泣琵琶”,这两句通过对比京城的丰收与江州的哀愁,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京邑的秋风中传来的黍稷之歌,象征着世俗的繁荣与收获,而江州的夜月下琵琶的哭泣,则可能是对理想破灭或个人命运悲凉的隐喻。

最后,“几多芬艳今飘落,晚节犹存陶令家”,诗人感叹过去美好的事物如今已成过眼云烟,但自己依然坚守着陶渊明式的高洁品格,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坚守。整首诗在对比与反差中,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品格的坚持。

作者介绍

萧光绪
朝代:明

萧光绪(1595--1657),字子冶,号枫庵。明末无锡人。涵次子。明崇祯六年(1633)举人。拣选知县。居躬循谨。行文秀美。著有《巨枫诗草》。
猜你喜欢

樱桃花

樱桃未开花绕枝,樱桃已开红满溪。

花开几朝今始见,人折人攀那得知。

黄鹂飞来问谁主,对面相看隔墙语。

今日锁魂事可明,昨夜东风过云雨。

(0)

寄云泉僧永颐·其一

书来只说住高峰,不记松林第几重。

欲拣青峦问茅舍,秋山一样白云封。

(0)

烟中梅

冷花疏蕊竹间横,浅薄笼烟淡作晴。

怊怅野桥春水断,几回相见不分明。

(0)

效颦十解.少年游·其四宫词拟梅溪

帘消宝篆卷宫罗。蜂蝶扑飞梭。

一样东风,燕梁莺院,那处春多。

晓妆日日随香辇,多在牡丹坡。

花深深处,柳阴阴处,一片笙歌。

(0)

大圣乐.东园饯春即席分题

娇绿迷云,倦红颦晓,嫩晴芳树。

渐午阴、帘影移香,燕语梦回,千点碧桃吹雨。

冷落锦宫人归后,记前度兰桡停翠浦。

凭栏久,谩凝想凤翘,慵听金缕。留春问谁最苦。

奈花自无言莺自语。

对画楼残照,东风吹远,天涯何许。

怕折露条愁轻别,更烟暝长亭听杜宇。

垂杨晚,但罗袖、暗沾飞絮。

(0)

过霅溪

晴溪帆卷橹声柔,两岸青红湿未收。

欲问三吴清绝处,碧澜堂下采莲舟。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