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及南捷径行,冰厅消得此嘉名。
且参光霁儒家景,谁管歌呼吏舍声。
碎安道琴时好淡,种文正竹话偏清。
每闻酬倡皆皮陆,耄矣无因共脍鲸。
自北及南捷径行,冰厅消得此嘉名。
且参光霁儒家景,谁管歌呼吏舍声。
碎安道琴时好淡,种文正竹话偏清。
每闻酬倡皆皮陆,耄矣无因共脍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漫步,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和大自然的宁静。"自北及南捷径行,冰厅消得此嘉名"表明诗人沿着一条从北到南的小路前行,经过一个被称为“冰厅”的地方,这里可能是一个著名的景点或有特别意义的地方。
接下来,“且参光霁儒家景”暗示了对儒家的景致进行参观,"谁管歌呼吏舍声"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诗人并不在意世间的喧嚣,而是享受着大自然的声音。
"碎安道琴时好淡,种文正竹话偏清"描绘了诗人对音乐和文学的追求,他喜欢的是淡雅不华丽的琴声,以及通过竹林传来的清晰而有节奏的话语。这里体现了一种高洁脱俗的情操。
最后,“每闻酬倡皆皮陆,耄矣无因共脍鲸”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之间相互酬唱的场景感到欣慰,但自己却没有机会加入其中,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和不舍流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清高脱俗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窗锁香斜,径随菊转,小庭不碍幽深。
露洗红蕉,分无半点尘侵。
颓阳照醒黄花睡,忽凉云、飞满诗襟。
憩苔阴,天也萧闲,境也萧森。
词成三影翻新谱,认笺明粉砑,墨聚烟沉。
捧出双声,有人慧比鹦心。
刘郎前度吟魂远,踏秋阴、如梦难寻。
瘦愔愔、一叶敲愁,韵度瑶琴。
碧城早约吟魂去,丝丝乱愁初织。
一缕飘金,一痕亸玉,一绺斜颦黛色。迟过紫陌。
看浅画春衫,雨丝风叶。
惨绿三分,二分犹映澹黄月。
春人双螺扫未,翻来新样好,添与凄绝。
小梦牵云,圆珠穿泪,取次缄离绾别。
酒醒今夕,怕嘶过钿骢,玉绵飞雪。
杜曲重寻,琼筵催擪笛。
古松阴,幽涧底,流水漱山股。
红叶寒烟,飞鸟自来去。
苍茫草界羊踪,霜封樵径,石头滑、舆夫相语。
酌清俎。穿林瑟瑟风吹,阴崖望堆素。
缥缈峰头,指点过来路。
平临佛刹巍峨,钟声初起,梵音散、诸天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