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城早约吟魂去,丝丝乱愁初织。
一缕飘金,一痕亸玉,一绺斜颦黛色。迟过紫陌。
看浅画春衫,雨丝风叶。
惨绿三分,二分犹映澹黄月。
春人双螺扫未,翻来新样好,添与凄绝。
小梦牵云,圆珠穿泪,取次缄离绾别。
酒醒今夕,怕嘶过钿骢,玉绵飞雪。
杜曲重寻,琼筵催擪笛。
碧城早约吟魂去,丝丝乱愁初织。
一缕飘金,一痕亸玉,一绺斜颦黛色。迟过紫陌。
看浅画春衫,雨丝风叶。
惨绿三分,二分犹映澹黄月。
春人双螺扫未,翻来新样好,添与凄绝。
小梦牵云,圆珠穿泪,取次缄离绾别。
酒醒今夕,怕嘶过钿骢,玉绵飞雪。
杜曲重寻,琼筵催擪笛。
这首《台城路·新柳》是清代诗人戴延介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新柳的美丽景象,以及其引发的复杂情感。
开篇“碧城早约吟魂去”,以“碧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向往。接着“丝丝乱愁初织”,则在轻柔的柳丝中融入了淡淡的忧愁,展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一缕飘金,一痕亸玉,一绺斜颦黛色”三句,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形态的描绘,将新柳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金、玉、黛色分别代表了阳光的光泽、玉石的温润以及黛色的深邃,形象地勾勒出新柳的不同层次之美。
“迟过紫陌”一句,将视线从柳树移向了更广阔的背景,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接下来,“浅画春衫,雨丝风叶”描绘了春日特有的景象,春衫上的图案仿佛被雨丝和风叶轻轻拂过,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诗意。
“惨绿三分,二分犹映澹黄月”两句,通过色彩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惨绿与淡黄的对比,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
“春人双螺扫未,翻来新样好,添与凄绝”几句,将目光转向了人物,通过“春人”(春日里的女子)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新样好,不仅指新柳的美丽,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小梦牵云,圆珠穿泪,取次缄离绾别”则是对离别的哀伤与不舍的抒发。小梦、圆珠、泪水,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离别时的凄美画面。
最后,“酒醒今夕,怕嘶过钿骢,玉绵飞雪”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恐惧。酒醒后,面对现实的残酷,害怕再次经历离别的痛苦。
“杜曲重寻,琼筵催擪笛”两句,以杜曲(唐代长安附近的一处风景地)和琼筵(豪华宴席)为背景,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新柳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