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相见欢,相见但凄楚。
握手坐移时,转疑梦中聚。
胸有千百言,理之竟无绪。
视我形骸非,何论旧心腑?
苦泪倾难多,青天为飘雨。
若有蟋蟀声,纷来集庭宇。
谁谓相见欢,相见但凄楚。
握手坐移时,转疑梦中聚。
胸有千百言,理之竟无绪。
视我形骸非,何论旧心腑?
苦泪倾难多,青天为飘雨。
若有蟋蟀声,纷来集庭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孔司马继鑅久别重逢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首句“谁谓相见欢,相见但凄楚”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看似矛盾的表述,实则表达了重逢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欢欣,又有哀愁。诗人与友人相握而坐,时间仿佛凝固,仿佛回到了梦中的相聚时刻,这种细腻的感受,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接下来,“胸有千百言,理之竟无绪”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两人重逢后欲言又止的状态,心中涌动着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这种情感的难以言表,更增加了重逢的意味深长。而“视我形骸非,何论旧心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友人眼中的自己已非往昔,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感是否还能被理解,成为了诗人思考的问题。
最后,“苦泪倾难多,青天为飘雨”一句,以形象的比喻,将内心的痛苦和泪水比作飘落的雨滴,无法诉说,只能任由其自然流淌。而“若有蟋蟀声,纷来集庭宇”则在寂静中增添了一丝生机,仿佛友人间的对话,虽未明言,却在空气中回响,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重逢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