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发蒙耳,猥作支厦木。
仲舒弃胶西,白驹在空谷。
脱粟饭故人,安敢望薰沐。
齐人固多诈,何由调玉烛。
公孙发蒙耳,猥作支厦木。
仲舒弃胶西,白驹在空谷。
脱粟饭故人,安敢望薰沐。
齐人固多诈,何由调玉烛。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现实境遇,展现了对古代智慧与现代生活态度的思考。首句“公孙发蒙耳,猥作支厦木”以夸张手法,将公孙弘(字子长)比喻为初生牛犊,虽未成熟却承担起支撑大厦的重任,象征着年轻时的担当与勇气。接着“仲舒弃胶西,白驹在空谷”引用董仲舒(字子长)放弃官职、隐居山林的故事,与前句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坚守自我、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脱粟饭故人,安敢望薰沐”则描绘了简朴的生活场景,与上文的宏大叙事形成反差,强调了友情与物质追求之间的平衡。“齐人固多诈,何由调玉烛”最后两句,借齐人多诈的典故,警示社会风气的复杂,同时也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秩序的渴望,希望如同调和阴阳的玉烛一般,引导社会向着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探讨了个人责任、理想追求与社会和谐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与社会理想的深刻思考。
金华黄太史,出为儒台冠。
诗文齐六经,奇古谁敢传。
如掇明月珠,妙在九曲穿。
而子工笔札,狗监非所荐。
挈之登龙门,果获尾时彦。
孜孜勤执经,矻矻劳染翰。
敏手不暇给,精华且屡换。
怜才吾辈事,子乃羞自献。
由兹数来往,无事辄相见。
湖岭错萦纡,烟霞争变幻。
一夕快雨馀,春物已消半。
言归天台奥,俄顷语离散。
此手不易执,明日柁楼饭。
迢迢望白云,瀑布声许悍。
赤城跨沧海,朝霞以为岸。
倘遇仙者徒,勿易樵牧贱。
予衰志求道,千载犹暮旦。
老经三百家,一一理残卷。
霜毫犯冠箨,墨汁滓衣汗。
何功使愿果,尽力输老腕。
子书能瘦硬,泪眼秋隼健。
唯馀箧中字,照我目光烂。
送子望崖返,回目穷海甸。
春夕岂不短,反侧移漏箭。
才梦金庭游,还逐涛江乱。
荐知家庭乐,旭日阴始泮。
身扶老人杖,衣忆慈母线。
还期当及时,迟子秋水观。
栖栖寡俦侣,孤坐至日晏。
追步太史作,用以申缱绻。
《次韵晋卿翰林赠陈秉彝》【元·张雨】金华黄太史,出为儒台冠。诗文齐六经,奇古谁敢传。如掇明月珠,妙在九曲穿。而子工笔札,狗监非所荐。挈之登龙门,果获尾时彦。孜孜勤执经,矻矻劳染翰。敏手不暇给,精华且屡换。怜才吾辈事,子乃羞自献。由兹数来往,无事辄相见。湖岭错萦纡,烟霞争变幻。一夕快雨馀,春物已消半。言归天台奥,俄顷语离散。此手不易执,明日柁楼饭。迢迢望白云,瀑布声许悍。赤城跨沧海,朝霞以为岸。倘遇仙者徒,勿易樵牧贱。予衰志求道,千载犹暮旦。老经三百家,一一理残卷。霜毫犯冠箨,墨汁滓衣汗。何功使愿果,尽力输老腕。子书能瘦硬,泪眼秋隼健。唯馀箧中字,照我目光烂。送子望崖返,回目穷海甸。春夕岂不短,反侧移漏箭。才梦金庭游,还逐涛江乱。荐知家庭乐,旭日阴始泮。身扶老人杖,衣忆慈母线。还期当及时,迟子秋水观。栖栖寡俦侣,孤坐至日晏。追步太史作,用以申缱绻。
https://shici.929r.com/shici/VwuDAsM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