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山岁月苦无多,尚有丹砂奈老何。
绣谷只应花自染,镜潭长与月相磨。
君方傍海看初日,我已横江击素波。
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归山岁月苦无多,尚有丹砂奈老何。
绣谷只应花自染,镜潭长与月相磨。
君方傍海看初日,我已横江击素波。
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抱负和志向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人生观和对未来不懈追求的决心。
“归山岁月苦无多,尚有丹砂奈老何。”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面对衰老依然坚持修炼(丹砂是道教修炼用语)的决心。诗人将自己的精神状态比作山中的岁月,虽然时间不多,但仍旧有追求不放弃。
“绣谷只应花自染,镜潭长与月相磨。”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到领悟,以及内心世界的清澈纯净。绣谷中的花朵不需要外界的装饰,它们自身就是最美的存在;镜潭之水长久与月亮相伴,反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境界。
“君方傍海看初日,我已横江击素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不同于常人的见识和行动。在别人还在观赏初升的太阳时,诗人已经跨越江河,迎战那些纯净无暇的波涛。这不仅是对自然力的挑战,更是对自我生命力的肯定。
“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内在的价值判断。当世人无法理解自己时,诗人并不感到失落,反而觉得自己的独特性更显珍贵。而且,即使没有外界的声色(雷雨),诗人也能凭借内心的力量(龙梭)腾飞。
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及对个人价值和生命意义深刻的理解。它展现了苏轼那颇具影响力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出他个人的品格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