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国谁知尔,孤生且辟人。
危情尝过宋,困志亦从陈。
籥舞虞庠夕,弦歌阙里春。
门人惟季次,未肯作家臣。
乱国谁知尔,孤生且辟人。
危情尝过宋,困志亦从陈。
籥舞虞庠夕,弦歌阙里春。
门人惟季次,未肯作家臣。
此诗《七十二弟子》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这首诗,顾炎武表达了对儒家七十二贤人的敬仰与感慨。
首联“乱国谁知尔,孤生且辟人”,开篇即以“乱国”点出社会动荡的背景,而“尔”字则指向了那些在乱世中坚守道义的贤人。诗人感叹,在这样的时代,又有谁真正理解并尊重这些贤人的价值呢?“孤生且辟人”则描绘了他们孤独地坚守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
颔联“危情尝过宋,困志亦从陈”,进一步描述了贤人在不同国家间的游历和遭遇。这里的“宋”和“陈”分别代表了古代的两个国家,诗人借此表达贤人们在艰难险阻中坚持自我,不畏艰难的精神。
颈联“籥舞虞庠夕,弦歌阙里春”,运用了典故,将贤人们的言行比作古代教育中的乐舞和音乐,暗示他们在教育和传播儒家思想时的优雅与和谐,同时也预示着他们的思想如同春风般温暖人心。
尾联“门人惟季次,未肯作家臣”,最后点明了七十二贤人中的一员——季次,他没有选择成为权贵的家臣,而是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这一句不仅赞扬了季次的高洁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所有贤人的敬意和对他们坚守道义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七十二贤人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在乱世中坚守理想、传播儒家思想的高尚品格,以及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道德与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