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栽种似潇湘,绿绕人家带夕阳。
霜裛露蒸千树熟,浪围风撼一洲香。
洪崖遣后名何远,陆绩怀来事更长。
藏贮待供宾客好,石榴宜称映舟光。
洞庭栽种似潇湘,绿绕人家带夕阳。
霜裛露蒸千树熟,浪围风撼一洲香。
洪崖遣后名何远,陆绩怀来事更长。
藏贮待供宾客好,石榴宜称映舟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开篇“洞庭栽种似潇湘”即设定了诗的背景,洞庭湖畔的橘树栽植得如同潇湘之间的风光一般,这里通过比较表达了景色的美丽与繁盛。
接着“绿绕人家带夕阳”进一步描写了这种美景如何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绿意盎然的橘树环绕着村落,随着晚霞渐起,似乎把温暖的光线也带给了每一个家庭。
“霜裛露蒸千树熟”则是对季节和果实成熟状态的一种描写。霜裛,即轻霜覆盖;露蒸,则是指露水在太阳下蒸发的景象。这两者结合,形象地表达了橘子成熟时的场景。
“浪围风撼一洲香”则更进了一步,不仅描绘了橘子的味道,还通过“浪围”和“风撼”,传递出一种动态之美,以及这种美景如何在空气中弥漫,形成独特的香气。
接下来的“洪崖遣后名何远,陆绩怀来事更长”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这里提到的“洪崖”和“陆绩”,很可能指的是远方的朋友或故人。通过这样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深情,以及彼此之间的情谊超越了空间的距离。
最后,“藏贮待供宾客好,石榴宜称映舟光”则是一种期待和邀请。诗人希望能将这美好的橘子收藏起来,等待着未来与朋友们共享。同时,提及“石榴”,很可能是为了强调季节之转换,以及这种美好时光的珍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传达了一种深远的情谊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衲帔蒙头,下板头边,且打瞌睡。
蒲团叠足,长连床上,随分挨肩。
忽然露柱眼开,圣僧也须出院。
切忌钉椿摇橹,更须看风使帆。
各各总在其中,人人自宜照顾。
且道照顾个什么,堂中宾主句,觌面没亲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