髑髅前有本来灵,照彻毗卢顶?平。
玉马过关方半夜,木鸡唤月恰三更。
寥寥迹绝全功转,历历光生借位明。
却著弊衣垂化手,合同船子顺流行。
髑髅前有本来灵,照彻毗卢顶?平。
玉马过关方半夜,木鸡唤月恰三更。
寥寥迹绝全功转,历历光生借位明。
却著弊衣垂化手,合同船子顺流行。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偈颂,以佛教禅宗的视角进行表达。首句“髑髅前有本来灵”寓意生死轮回中的本性不灭,骷髅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但内在的灵魂或智慧(灵)依然存在。次句“照彻毗卢顶上平”则比喻这种灵性如同照亮佛顶的智慧之光,穿透了生死迷雾。
第三句“玉马过关方半夜”,以玉马夜行比喻修行者的精进,即使在最寂静的夜晚也不停歇。第四句“木鸡唤月恰三更”进一步描绘出修行者与自然同步,静待真理的时刻,木鸡象征着静定,月亮代表智慧。
第五句“寥寥迹绝全功转”表达了修行过程中的孤独和寂寥,但正是这种寂寥中,功夫反而有所提升。第六句“历历光生借位明”意味着通过智慧的引导,光明逐渐显现。
最后一句“却著弊衣垂化手,合同船子顺流行”形象地描述了修行者即使身着破旧衣物,也以慈悲为怀,如同船夫引领众生渡过生死之河,随波逐流,顺应佛法的教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佛教修行的意象,展现了修行者在寂静与孤独中寻求觉悟的过程,以及他们无私奉献、普度众生的精神境界。
忆昨辛巳秋,张帆过仪真。
别君适荆楚,寤寐怀故人。
狂寇初败盟,道路多纷纭。
思君不可见,疑君堕边尘。
寄书无处所,消息何时闻。
去年我东来,泊船旧江津。
始遣访生死,戎马乃骎骎。
仓皇径南渡,忧畏损精神。
仲冬丹阳馆,惊喜忽见君。
执手两无语,老泪欲沾巾。
嗟予漫奔走,万里长酸辛。
念君两鬓白,依然生理贫。
开口论兵势,直气摩青云。
长揖动卿相,囊封登帝阍。
当路颇知己,拟活西江鳞。
鲸波泛大海,去结山东民。
誓将三寸舌,成此百世勋。
艰难得生还,和议已复伸。
智略无所施,裋褐还逡巡。
藏名酒肆中,悲歌阅芳辰。
兴阑却顾我,相对南风薰。
宛宛昔别地,倏然今四春。
江山不改旧,世事凡几新。
是非既未定,泾渭何当分。
馀生各加餐,此外不须云。
《赠叶伯永》【宋·章甫】忆昨辛巳秋,张帆过仪真。别君适荆楚,寤寐怀故人。狂寇初败盟,道路多纷纭。思君不可见,疑君堕边尘。寄书无处所,消息何时闻。去年我东来,泊船旧江津。始遣访生死,戎马乃骎骎。仓皇径南渡,忧畏损精神。仲冬丹阳馆,惊喜忽见君。执手两无语,老泪欲沾巾。嗟予漫奔走,万里长酸辛。念君两鬓白,依然生理贫。开口论兵势,直气摩青云。长揖动卿相,囊封登帝阍。当路颇知己,拟活西江鳞。鲸波泛大海,去结山东民。誓将三寸舌,成此百世勋。艰难得生还,和议已复伸。智略无所施,裋褐还逡巡。藏名酒肆中,悲歌阅芳辰。兴阑却顾我,相对南风薰。宛宛昔别地,倏然今四春。江山不改旧,世事凡几新。是非既未定,泾渭何当分。馀生各加餐,此外不须云。
https://shici.929r.com/shici/MnZ4Av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