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向宵晴,氛埃荡杳冥。
高楼微射月,腐草半流萤。
电女千娇敛,云台一梦醒。
上皇归未得,歌断雨中铃。
积雨向宵晴,氛埃荡杳冥。
高楼微射月,腐草半流萤。
电女千娇敛,云台一梦醒。
上皇归未得,歌断雨中铃。
这首宋朝陈襄的《夕霁》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夜晚景象。"积雨向宵晴",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由连日阴雨转为深夜放晴的过程,透露出一种期待和欣喜之情。"氛埃荡杳冥",形象地写出雨后的清新空气,尘埃消散,天地间变得空旷而幽深。
"高楼微射月",描绘了高楼之上,月光透过云层洒下,光线微弱而朦胧,增添了夜的静谧。"腐草半流萤",则以腐草与闪烁的萤火虫相映,营造出一种荒凉而神秘的氛围。
"电女千娇敛",运用神话意象,将闪电比作美丽女子收敛起她的光芒,富有诗意。"云台一梦醒",暗示着诗人从梦境般的雨夜中醒来,可能寓意着对现实的反思或对过去的回忆。
最后两句"上皇归未得,歌断雨中铃",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上皇(可能指帝王)仍未归来,雨中的铃声已消失,留下的是无尽的期盼和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雨后夜晚的宁静与深远,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深度。
击剑饮君酒,听我唱青城。
戴楼门外东望,废垒暮云平。
一片降幡相继,惯送王孙去国,芳草太无情。
千载铜仙泪,呜咽汴河声。到今日,握金镜,几朝更?
故都乔木空在,轵道老农耕。
挟弹儿童亦杳,岂独捕螳黄雀,无复树间鸣。
倚伏有天道,何事日兵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