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如学佛,教外别有传。
室中要自悟,心地方廓然。
悟了更须坐,壁下三十年。
他时一瓣香,未可孤老禅。
学诗如学佛,教外别有传。
室中要自悟,心地方廓然。
悟了更须坐,壁下三十年。
他时一瓣香,未可孤老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戏赠巽老》,通过诗歌探讨了学诗与修佛的相似之处,强调内在的悟性和长时间的修持。诗中的“心地方廓然”描绘了一种心灵开阔、无所挂碍的境界。“壁下三十年”则表明了对知识或禅定的深刻领悟需要长期的沉淀和修炼。
诗中最后两句“他时一瓣香,未可孤老禅”表达了一种期待,在未来某个时刻能够品尝到那份久经磨练后的甘美,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孤独寂寞的禅修之中。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深邃智慧和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对时间和耐心修炼的尊重。
自昔厌喧嚣,执志好栖息。
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
凿户窥嶕峣,开轩望崭崱。
激水檐前溜,修竹堂阴植。
香风鸣紫莺,高梧巢绿翼。
泉脉洞杳杳,流波下不极。
仿佛玉山隈,想像瑶池侧。
夜诵神仙记,旦吸云霞色。
将驭六龙舆,行从三鸟食。
谁与金门士,抚心论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