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厌喧嚣,执志好栖息。
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
凿户窥嶕峣,开轩望崭崱。
激水檐前溜,修竹堂阴植。
香风鸣紫莺,高梧巢绿翼。
泉脉洞杳杳,流波下不极。
仿佛玉山隈,想像瑶池侧。
夜诵神仙记,旦吸云霞色。
将驭六龙舆,行从三鸟食。
谁与金门士,抚心论胸臆。
自昔厌喧嚣,执志好栖息。
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
凿户窥嶕峣,开轩望崭崱。
激水檐前溜,修竹堂阴植。
香风鸣紫莺,高梧巢绿翼。
泉脉洞杳杳,流波下不极。
仿佛玉山隈,想像瑶池侧。
夜诵神仙记,旦吸云霞色。
将驭六龙舆,行从三鸟食。
谁与金门士,抚心论胸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远离尘嚣,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他放弃了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从事耕作和纺织。在山中,他凿户开窗,欣赏着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如高耸的山峰、潺潺的溪流、修长的竹子、鸣叫的紫莺、栖息的绿翼、流淌的泉水等。夜晚,他诵读着关于神仙的书籍,想象着云霞的颜色和神仙的世界。他渴望驾驭六龙之车,跟随三鸟同行,与金门的士人共同探讨内心深处的想法。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林君善画天下无,海注墨汁倾金壶。
金门承诏屡挥洒,馀子碌碌非吾徒。
既不画丹凤栖碧梧,又不画文鸳依绿蒲,特作槐堂双雁图。
凉风飒飒吹黄芦,一雁俯啄秋江菰,一雁翘首如相呼。
乘轩耻随卫懿鹤,化舄懒逐王乔凫。
吾知林君有深意,此图将以比兄弟。
槐堂兄弟今二难,同德同心本同气。
芳名岂但动一时,胜事终当传百世。
丹青我已重林君,手足谁能似王氏。
宣王有道美鸿雁,周公多才赋棠棣。
顾予浅薄敢题诗,三月紫荆花底醉。
巍哉江上之庐峰,东南诸山无与同。
丹梯石磴杳难度,层峦叠嶂相争雄。
凉飙翻空吼霹雳,岚光射日开芙蓉。
香炉沉沉紫烟里,瀑布上与银河通。
九江秀色在指掌,五老云气长鸿濛。
我昔壮游事历览,秋涛满耳来松风。
星子湾头荡轻楫,石头渡口聆晨钟。
今日披图倍悽怆,信知此乐难再逢。
贤哉公孙慕高隐,结庐正在山之中。
诗书满架恣探讨,云林对户蟠心胸。
幽禽引雏白日静,老鹤叫月秋林空。
只今公已向时用,故山可望不可从。
绘为丹青揭坐侧,传示艺苑无终穷。
真宰无终秘,灵山开左掖。
石池函玉髓,颠崖倚千尺。
寒雨昼常飞,明星夜可摘。
仙鹿不再至,空洞挂绝壁。
何来五老人,蜕骨化兹石。
我爱坐其麓,把酒酹空碧。
天风下瑶台,吹我双凫舄。
遥向黄山去,一片浮云白。
谁上鳌背山,凿开混沌窍。
石髓烂如泥,石岩足清啸。
寥廓迎朝晖,沈冥敛夕照。
飞泉洒松篁,缘崖森萝茑。
昼伴巢鹤眠,夜听寒猿叫。
灵籁荡嚣氛,崇冈恣远眺。
一壑閒云多,三杯开口笑。
便欲瞰沧溟,共把陵阳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