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阑干曲》
《阑干曲》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古风

釭壁沉沉霜人影,博山云断金虬冷。

嫦娥袖薄双臂寒,夜长软抱梅花颈。

玉台紫雾荒荒间,翡翠珊瑚含木难。

苕华姊妹又千载,当年暗记红阑干。

捣齑破臼种荼子,待看黄人贴天死。

月查高挂九枝镫,却教谁指秋河水。

兰叶萧萧泣露凉,芙蕖花覆黄鸳鸯。

檀槽不伴玉笛老,手把灵犀到天晓。

(0)
鉴赏

这首《阑干曲》由清代诗人郑珍所作,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凄美的画面。

首句“釭壁沉沉霜人影”,釭壁指的是古代的油灯,这里用以形容夜晚的寂静与寒冷,霜人影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时间的流逝。接下来“博山云断金虬冷”中,“博山”是古代的一种香炉,此处借以比喻香气的消散,而“金虬”则是香炉上的装饰,其“冷”字不仅指温度,也暗示了情感的冷却。接着“嫦娥袖薄双臂寒,夜长软抱梅花颈”运用了嫦娥的典故,表达了孤独与寂寞的情感,同时梅花的意象也增添了诗中的清高与坚韧。

“玉台紫雾荒荒间,翡翠珊瑚含木难”两句,玉台象征着高雅与纯洁,紫雾则增添了一层神秘与朦胧感,而“翡翠珊瑚含木难”则可能寓意着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或理想。接下来“苕华姊妹又千载,当年暗记红阑干”中,“苕华”和“姊妹”可能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或记忆,千载的时光仿佛在提醒着岁月的流逝与回忆的珍贵。

最后,“捣齑破臼种荼子,待看黄人贴天死。月查高挂九枝镫,却教谁指秋河水。兰叶萧萧泣露凉,芙蕖花覆黄鸳鸯。檀槽不伴玉笛老,手把灵犀到天晓。”这一系列的意象与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捣齑、破臼、种荼子等行为,可能是对过去生活的回顾与反思;月查高挂、秋河水、兰叶、芙蕖花、黄鸳鸯等景象,则是自然界的美好与哀愁的交织;而“檀槽不伴玉笛老,手把灵犀到天晓”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永恒追求的渴望。

整体而言,《阑干曲》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时间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和胡祭酒索黄精诗二首·其一

却秽通神更养生,黄精端不让青精。

萝崖晓斸云连锸,竹砌宵蒸月满铛。

服久岂徒跻寿域,身轻还许到蓬瀛。

殷勤持向颐庵献,少助清筵骨董羹。

(0)

送沙同知赴禄州

大江南去路迢迢,王事驱驰岂惮遥。

几处雕题通象郡,千年铜柱过龙标。

山城雨歇蛮烟净,海市风清蜃气消。

莫道荒郊丛竹外,思明经古戴皇朝。

(0)

送义门郑御史致仕还乡

柏台珥笔久推贤,喜见辞荣及暮年。

天语丁宁恩赐厚,宸章璀璨墨华鲜。

几年守职风霜凛,奕世同居孝义全。

总谓田园归兴好,丹心犹恋五云边。

(0)

虚庵为刘咸副使题

四壁清无际,疏棂面面通。

独怀兹室异,迥与此心同。

燕坐群喧寂,消閒万虑空。

悬知能受益,华扁思无穷。

(0)

句·其二

窗下有时留客宿,室中无事伴僧眠。

(0)

夏日閒居乐·其二

翠竹垂阴喜晚凉,蝉声断续芰荷香。

钩帘坐久暑无到,得句吟时兴自长。

閒展湘纹蕲竹簟,爱斟琥珀荔枝浆。

生涯物外浑无事,不似儒官滞一乡。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