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上玉簪花》
《石上玉簪花》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根齧棱棱石,香衔寸寸心。

误人猜落蕊,眩眼拾遗簪。

掬水滋繁种,柔枝倚短岑。

清姿浮玉润,不受暗尘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shàngzānhuā
sòng / yuánshuōyǒu

gēnnièléngléngshíxiāngxiáncùncùnxīn

réncāiluòruǐxuànyǎnshízān

shuǐfánzhǒngróuzhīduǎncén

qīng姿rùnshòuànchénqīn

翻译
根部深深咬入粗糙的石头,香气缠绕在每寸心中。
让人错以为是凋落的花瓣,耀眼的簪子被随意捡起。
捧水滋养繁茂的种子,柔软的树枝依偎着矮小的山丘。
清雅的姿态如玉般润泽,不被尘世的污浊所侵扰。
注释
根:植物的主根。
齧:咬、侵蚀。
棱棱:形容石头粗糙。
石:石头。
香:香气。
衔:含着、缠绕。
猜:猜测。
落蕊:凋落的花朵。
拾:捡起。
遗簪:失落的发簪。
掬:捧起。
滋:滋养。
繁种:众多的种子。
柔枝:柔软的树枝。
倚:依靠。
短岑:矮小的山丘。
清姿:清雅的姿态。
浮玉:如玉般。
润:润泽。
暗尘:尘世的污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石上玉簪花》。袁说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上生长的玉簪花,形象生动。"根齧棱棱石"写出了花根深深扎根于坚硬的石头中,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香衔寸寸心"则赞美了花朵散发出的香气,仿佛连人心都能被吸引。"误人猜落蕊,眩眼拾遗簪"通过比喻,形容花朵的美丽,让人误以为是失落的发簪,增添了神秘感。

接下来的诗句"掬水滋繁种,柔枝倚短岑"描绘了玉簪花汲取水分,繁衍生息,枝条轻盈地依偎在小山丘上,展现出生机盎然的画面。"清姿浮玉润,不受暗尘侵"则是对玉簪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它保持着清澈的姿态,不受世俗尘埃的污染,象征着纯洁和高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石上玉簪花的细致描绘,寓言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陵阳山窦子明丹台

炉熄丹台在,千秋窦子明。

白云封古道,红叶绚新晴。

水静龙潜影,峰高鹤有声。

阿谁能羽化,细与论纵横。

(0)

郏县梯壁

二龙山下路,傍晚此经过。

荒阪牛羊下,严城笳吹多。

寒光逼林薄,暝色上烟萝。

不听钧天奏,其如客思何。

(0)

呈齐梅麓先生

十载梁溪歌乐只,征从荒后见艰难。

每怀乌鸟思归里,岂为鲈鱼始挂冠。

洛下将登耆宿列,江南已作斗山看。

满堂丝竹堪娱乐,其奈苍生望谢安。

(0)

送刘南庐归闽中

正好商风雅,何堪一棹归。

旅怀先晓雁,乡梦入斜晖。

月上寒林迥,天空野水围。

遥知富春阁,落叶共帆飞。

(0)

月夜

高楼明月满,凉意暗侵衣。

水带蛙声乱,风传清磬微。

片云沉远碧,皓露湛空辉。

此景人谁悟,林闲鸟欲飞。

(0)

题马湘兰墓两首·其一

叶飘难禁往来风,未肯输怀向狡童。

画到兰心留素素,死依僧院示空空。

知音卓女情虽切,薄幸王郎信不终。

一点怜才真意在,青青竹节夕阳中。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