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饮酒二十首·其九》
《不饮酒二十首·其九》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中士重名教,上士慎幽独。

幽独吾自知,寤寐徒往复。

心一境乃空,观化成相续。

绝物岂不劳,讵更徇所欲。

醉者之堕车,不死焉足赎。

苦雾积寒林,微香汎石屋。

破衲深蒙头,不真亦不俗。

此士过华胥,风味似天竺。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名为《不饮酒二十首(其九)》。诗中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境界:一种是重视社会名节与教化的“中士”,另一种则是追求内心清净与独立的“上士”。

首句“中士重名教,上士慎幽独”对比鲜明,点出了两种人的不同追求。“中士”注重社会的规范与教化,而“上士”则更加关注内心的独立与静谧。接下来,“幽独吾自知,寤寐徒往复”进一步阐述了“上士”的内心世界,他深知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使在梦中也反复思考。

“心一境乃空,观化成相续”表达了“上士”通过内心的专注达到心灵的空灵状态,观察万物变化,形成连贯的思考。接着,“绝物岂不劳,讵更徇所欲”表明了“上士”对物质欲望的淡泊,认为追求欲望只会徒增烦恼。

“醉者之堕车,不死焉足赎”运用比喻,指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如同醉酒之人不慎坠车,即使未死,也已失去自由。这反映了诗人对放纵欲望的批判。

“苦雾积寒林,微香汎石屋”描绘了一幅冬日寒林的画面,雾气弥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纯净。接着,“破衲深蒙头,不真亦不俗”描述了一个穿着破旧僧衣的人,头蒙布巾,既非真正的僧侣,也不显得庸俗,暗示了诗人的身份和追求。

最后,“此士过华胥,风味似天竺”将“上士”的生活比作穿越梦境般美妙,其生活的风味仿佛来自遥远的印度,充满了神秘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两种不同生活态度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清净与独立的向往,以及对放纵欲望的批判,展现了佛教思想中的智慧与超脱。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过关山

石不漱石窦,铿旂下如乳。

板屋有居人,终年听风雨。

(0)

吾友晏君弼群丧其良匹作此唁之

殃祸非一端,爱者胡可死。

丈夫健官骸,不能保妻子。

蚩蚩众生心,大戚尽如此。

岂知太仓中,万化若弹指。

入门殚张目,荆棘在床几。

依稀想声容,终愤不神似。

牵裾幼依依,施衣妪泚泚。

日落启愁城,风来伫新鬼。

此情胡然知,昔我常遘尔。

寄语同病人,达观保其齿。

人命孰逾百,所欠后先耳。

念彼泉下人,弃我犹敝屣。

试令易地居,渠苦我何委。

爱深当虑兹,况君知命理。

(0)

步韵答云上人三首·其三

旧游如梦劫前尘,寂寞南洲负此身。

多谢素书珍重意,恰侬憔悴不如人!

(0)

杂感十首·其四

几辈清芬掩墓门,年时弦诵忆同群。

也知帝意怜娇弱,多遣巫阳引倩魂。

(0)

挽季媛

吾人忧患生何乐,输尔先参最上乘。

墨迹尚怜留簿记,湖光无复照鬟鬙。

曾悭设醴疏佳客,更少分金恤旧朋。

何处秋坟容挂剑,天涯肠断女延龄。

(0)

读剑南集悲其壮志不遂笃老穷困然平生遇合亦有不可及者为作二诗·其二

第一文章荐锁厅,笔端回斡动宫廷。

传诗突过曾吉父,学道还亲朱考亭。

密好诚斋能抗手,居停待制与忘形。

非常遇合都堪羡,岂必乘时带万钉。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