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房薜荔》
《僧房薜荔》全文
宋 / 陈允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寸草曾收药笼功,谁移野色近禅翁。

甘同木石抛闲地,耻附松萝上碧空。

旋长纤枝宜雨绿,未删宿叶待霜红。

为衣或许湘人采,清彻崇兰两佩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ēngfáng
sòng / chényǔnpíng

cùncǎocéngshōuyàolónggōngshuíjìnchánwēng

gāntóngshípāoxiánchǐsōngluóshàngkōng

xuánchángzhīzhī绿wèishān宿dàishuānghóng

wèihuòxiāngréncǎiqīngchèchónglánliǎngpèifēng

注释
药笼功:指药物的功效。
禅翁:指修行的禅师。
甘同木石:甘愿像木头石头一样静默。
耻附松萝:以攀附他物为耻。
旋长纤枝:迅速生长的细嫩枝条。
宿叶:过去的或留存的叶子。
湘人:湘江流域的人。
崇兰:高贵的兰花。
翻译
寸草曾因药用而被珍视,是谁让野外的景色亲近了禅师。
我情愿像木石一样静静生长在闲置之地,不愿攀附松萝高高挂在空中。
新长出的细枝在雨中更显翠绿,旧叶虽存,等待霜降后转为红艳。
或许会有人采摘来做衣服,如同湘江边的人们,它的清雅如同崇高的兰花,自带风姿。
鉴赏

这首诗名为《僧房薜荔》,作者是宋代诗人陈允平。诗中以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为描绘对象,展现了其在僧房环境中的生长状态和特点。

首句“寸草曾收药笼功”暗示薜荔曾因其药用价值而被人们所珍视,但如今它选择在僧房附近静静地生长,似乎更向往自然的宁静。第二句“谁移野色近禅翁”描绘了薜荔主动靠近禅房,仿佛带有一种禅意,增添了僧房的静谧氛围。

接下来,“甘同木石抛闲地,耻附松萝上碧空”表达了薜荔宁愿与木石为伴,也不愿攀附高枝的独立品格,体现了其坚韧和淡泊的品质。诗人赞美了它的生长习性,即使在雨露滋润下,它也保持翠绿;即使霜降,它仍保留宿叶的红色,呈现出季节的色彩变化。

尾联“为衣或许湘人采,清彻崇兰两佩风”想象薜荔的叶子或许会被湘人采摘编织成衣物,其清雅的气息如同崇兰一般,增添了诗的意境。整首诗通过薜荔的形象,寓言了诗人对恬淡生活和高尚人格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允平

陈允平
朝代:宋   字:君衡   号:西麓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生辰:1215-1220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猜你喜欢

送樊兵曹潭州谒韦大夫

塞鸿归欲尽,北客始辞春。

零桂虽逢竹,湘川少见人。

江花铺浅水,山木暗残春。

修刺辕门里,多怜尔为亲。

(0)

九日送人

晴景应重阳,高台怆远乡。

水澄千室倒,雾卷四山长。

受节人逾老,惊寒菊半黄。

席前愁此别,未别已沾裳。

(0)

苑中题友人林亭

井邑藏嵓穴,幽栖趣若何。

春篁抽笋密,夏鸟杂雏多。

坐有清风至,林无暑气过。

乱书还就叶,真饮不听歌。

片影明红藓,斜阴映绿萝。

雄文终可惜,莫更弃高科。

(0)

哭贾岛

秦楼吟苦夜,南望只悲君。

一宦终遐徼,千山隔旅坟。

恨声流蜀魄,冤气入湘云。

无限风骚句,时来日夜闻。

(0)

闻笛

冉冉生山草何异,截而吹之动天地。

望乡台上望乡时,不独落梅兼落泪。

(0)

送友人之峡

东吴有赋客,愿识阳台仙。

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

楚水五月浪,轻舟入暮烟。

巫云多感梦,桂楫早回旋。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