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生山草何异,截而吹之动天地。
望乡台上望乡时,不独落梅兼落泪。
冉冉生山草何异,截而吹之动天地。
望乡台上望乡时,不独落梅兼落泪。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怀乡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冉冉生山草何异,截而吹之动天地。" 这两句以山草为镜头,捕捉了春风中草木摇曳的情景。"冉冉"形容草长得茂密,而"何异"则表达了一种对比和疑问,似乎在询问这种生长是否与往常有所不同。接下来的"截而吹之动天地",则是通过人为的行为——割断草木,再用力吹散它们,来形容风能激起草木如同天地间的一场波澜。
"望乡台上望乡时,不独落梅兼落泪。" 这两句则直接切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在特定的望乡台上,当诗人凝视远方,心中充满对故土的思念之际,不仅是梅花随风飘落,就连诗人的眼泪也跟着一起滴落。这里的"不独"强调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并非单一的感伤,而是深沉的乡愁与自然景象交织在一起。
整体而言,诗中通过对山草生长和春风吹拂的描写,以及望乡台上诗人的落泪,表达了深切的乡愁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情感寄托,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景物皆情"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