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柏岩禅师》
《哭柏岩禅师》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遍与傍人别,临终尽不愁。

影堂谁为扫,坐塔自看修。

白日钟边晚,青苔钵上秋。

天涯禅弟子,空到柏岩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ǎiyánchánshī
táng /

biànbàngrénbiélínzhōngjìnchóu
yǐngtángshuíwèisǎozuòkànxiū

báizhōngbiānwǎnqīngtáishàngqiū
tiānchánkōngdàobǎiyányóu

注释
遍:普遍,常人。
傍人:周围的人。
别:告别。
临终:即将去世的时候。
尽:完全,全然。
愁:忧虑,担心。
影堂:灵堂,停放亡者的房间。
扫:打扫。
坐塔:独自坐在塔中。
修:修行,修炼。
白日:白天。
钟边:钟声响起的地方。
晚:傍晚。
青苔:绿色的苔藓。
秋:秋天。
天涯:遥远的地方。
禅弟子:禅宗弟子。
空:空手,徒劳。
柏岩:柏树环绕的山岩,可能指寺庙或修行之地。
翻译
我与常人告别,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死后谁来打扫灵堂,我只能独自坐在塔中修行。
白天临近傍晚,钟声回荡,青苔覆盖的钵上已显秋意。
我这远方的禅修弟子,只能空手来到柏岩游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哭柏岩禅师》。全诗通过对逝者生前情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柏岩禅师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遍与傍人别,临终尽不愁。" 这两句写出了柏岩禅师生前与世俗纷争保持距离,即使面对死亡也毫无忧虑,表现出禅师超脱红尘、心境澄明的一面。

"影堂谁为扫,坐塔自看修。" 说明柏岩禅师生前可能生活在一座塔中,他自己打理自己的居所,无需他人帮助。这两句诗也映射出禅师的孤洁与自给自足。

"白日钟边晚,青苔钵上秋。" 描述了柏岩禅师生前可能常见的情景:黄昏时分,阳光洒在钟边,而寺中的花钵上覆盖着青苔,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天涯禅弟子,空到柏岩游。"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追随者,对柏岩禅师的尊敬之情,以及自己前往柏岩的愿望,或许是为了缅怀逝去的师父,也或许是在寻找心灵的寄托。

整个诗篇通过对柏岩禅师生前生活片段的描绘,展现了李益对这位禅师深厚的敬意和不舍的哀思,同时也反映出唐代佛教文化中对于清净自守、超然物外的一种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哭华姜一百首·其四十四

素女忽归天汉去,孤猿空有玉环留。

从今不娶神仙妇,未有恩情到白头。

(0)

哭华姜一百首·其八

三秋苦战在黄沙,血作胭脂山上花。

孝有曹娥曾弗子,忠如去病不为家。

(0)

哭稚女雁·其七

孩笑朝朝绣佛前,那知有母在黄泉。

殷勤赖有楼烦女,似燕将雏得两年。

(0)

赠袁锡泉·其一

不用仙人绿玉筇,朱明门户水重重。

因君识得香溪路,舟入罗浮四百峰。

(0)

赠厉子还西泠·其二

离亭雨雪暮萧萧,换酒无从得紫貂。

他日相寻君有梦,东樵不在即西樵。

(0)

广州荔支词·其五十二

日领花篮摘数千,高堂真是荔支仙。

儿孙一一皆丫髻,绿核喧争满膝前。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