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华姜一百首·其八》
《哭华姜一百首·其八》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三秋苦战在黄沙,血作胭脂山上花。

孝有曹娥曾弗子,忠如去病不为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华姜一百首》系列中第八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华姜的深切哀悼与缅怀。

“三秋苦战在黄沙”,开篇即描绘出华姜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奋斗的形象,黄沙象征着战场的恶劣环境和艰难的斗争,三秋则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战斗的持久。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华姜的坚韧与毅力,也预示了她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血作胭脂山上花”,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华姜的鲜血比作胭脂,点缀在山上的花朵,既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的残酷,又赋予了华姜牺牲的意义和价值。花朵虽美,却源自于生命的代价,这不仅是对华姜英勇行为的赞美,也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揭示。

“孝有曹娥曾弗子,忠如去病不为家。”这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曹娥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孝女,为了寻找溺水的父亲而投江自尽;去病则是西汉时期的名将霍去病,以忠诚著称,一生征战沙场,未曾顾及家庭。诗人在这里将华姜与这两位历史人物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华姜同时具备孝顺与忠诚品质的高度赞扬。通过对比,突出了华姜在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之间的抉择与牺牲,展现了她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姜形象的塑造和历史典故的引用,深情地表达了对华姜的哀悼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立春大雪,招亲友共春盘,坐上作

积雪锢万瓦,云容如死灰。
岂惟梅柳寒,小槽冰春醅。
东风乃多事,仍将六花来。
儿妇晓翻饼,呵手把一杯。
菘甲剪翠羽,韭黄{上绝下刀}金钗。
齿牙幸牢洁,对案心眼开。
华年惜节物,况此霜鬓摧。
如何千日病,三见寅杓回。
旁人不堪忧,我心犹始孩。
衰翁岂知道,痴绝忘形骸。
化儿任恶剧,欢伯有奇怀。
余寒会退听,一笑当安排。

(0)

明日分弓亭按阅,再用西楼韵

眼看白露点苍苔,岁月飞流首屡回。
老去读书随忘却,醉中得句若飞来。
闻鸡午夜犹能舞,射雉西郊不用媒。
自笑支离聊复尔,丹心元未十分灰。

(0)

清音堂与赵德庄太常小饮,在余干琵琶洲傍,

曲浦弯环绕县青,一杯闲客两飘零。
琵琶不语苍烟暮,山水清音著意听。

(0)

庆充自黄山归,索其道中诗,书一绝问之

鸣驺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回。
常日锦囊犹有句,况从三十六峰来。

(0)

上巳前一日学射山、万岁池故事

北郊征路记前回,三尺惊尘马踏开。
新涨忽明多病眼,好风如把及时杯。
青黄麦垄平平去,疏密桤林整整来。
游骑不知都几许?
长堤十里转轻雷。

(0)

石湖中秋二十韵。十二年前尝与工部兄及宾客

野外行吾意,城中寄却愁。
半秋三夜月,千古五湖舟。
涌地金芒发,行天玉镜流。
珠星沉不现,银汉黯如收。
高浪连三境,长风近十洲。
水天双对镜,身世一浮沤。
迥白包元气,空明慰病眸。
只怜心浩荡,不管鬓飕飀。
放棹真狂矣,关门有此不?
四并非易事,一笑亦难谋。
急管参渔笛,清歌间棹讴。
逢迎成邂逅,啸咏劝绸缪。
女撷苹花献,妻倾竹叶酬。
今宵如不饮,何处可忘忧?
忆昔谁同赏,于今岁恰周。
陟冈睽鲁卫,伐木怆应刘。
独叹灵光在,能追汗漫游。
大都缘未尽,岂是病都瘳。
纵意褰篷席,轻生倚柁楼。
节宣诚小爽,犹胜赋悲秋。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