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风雨急,逆水舟难牵。
波波入杞国,悄悄谁忧天。
阗阗陂中雷,羃羃堤外烟。
骤然沃大热,蒸饫如炊煎。
饮水徒胀满,渴喉殊未蠲。
摇篷已烦倦,汗额常不乾。
如何一席地,长少皆在前。
衣巾不敢去,又以礼数缠。
安得化严石,两胫没流泉。
每暑起此念,念之凡几年。
终当逐逸志,奚必事华颠。
日暮风雨急,逆水舟难牵。
波波入杞国,悄悄谁忧天。
阗阗陂中雷,羃羃堤外烟。
骤然沃大热,蒸饫如炊煎。
饮水徒胀满,渴喉殊未蠲。
摇篷已烦倦,汗额常不乾。
如何一席地,长少皆在前。
衣巾不敢去,又以礼数缠。
安得化严石,两胫没流泉。
每暑起此念,念之凡几年。
终当逐逸志,奚必事华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雍丘遇雨》,描绘了夏日傍晚遭遇风雨时乘船的艰辛与困顿。首句“日暮风雨急”,以环境的恶劣开篇,渲染出压抑的气氛。接着,“逆水舟难牵”写出舟行逆流的艰难,暗示出诗人内心的焦虑。
“波波入杞国,悄悄谁忧天”运用了夸张和象征手法,将风雨声比作“杞国”的忧虑,表达了对未知困境的担忧。接下来的两句“阗阗陂中雷,羃羃堤外烟”,通过雷鸣和烟雾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风雨的猛烈。
诗人描述自己在船上忍受着酷暑,“骤然沃大热,蒸饫如炊煎”,形象地展现了高温下的煎熬。然而,“饮水徒胀满,渴喉殊未蠲”,即使喝水也无法解渴,舟行的疲惫感更甚。“摇篷已烦倦,汗额常不乾”直接刻画出舟夫的辛劳。
面对这样的困境,诗人感慨“如何一席地,长少皆在前”,感叹众人共处一舟,无法逃避。他虽衣巾湿透,却因礼数所限而不能脱下,表达出无奈与拘束。“安得化严石,两胫没流泉”是诗人内心渴望解脱的幻想,希望能化身为石,沉浸于清凉的泉水中。
最后,诗人抒发了长期以来的思绪:“每暑起此念,念之凡几年。”他决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再为世俗束缚,“终当逐逸志,奚必事华颠”。整首诗以个人经历反映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由的向往。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馀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
纷纷儿女花,为人作颜色。
眼饱聊自慰,饥来不堪食。
此花不入谱,岂是凡花匹。
太阳丽天中,正气从午得。
开此丰穰瑞,脱彼风雨厄。
始华郁而甘,未粲光已白。
我行田野间,舒啸意自适。
田者告我言,乐岁兹可必。
但期一饱死,百年漫劳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