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夜达旦为蛙所聒》
《雨夜达旦为蛙所聒》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万数鸣蛙暑雨天,此声何必问憎怜。

周公忍事肠三斗,寄怒犹烧牡菊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nwèisuǒguō
sòng / sòngxiáng

wànshùshǔtiānshēngwènzēnglián

zhōugōngrěnshìchángsāndòuyóushāoyān

注释
万数:形容数量极多。
鸣蛙:蛙类在夏天发出的叫声。
暑雨天:炎热的雨季。
憎怜:喜欢或讨厌。
周公:古代贤臣,此处借指有忍耐力的人。
忍事:忍受烦恼的事情。
肠三斗:形容极度的痛苦或愁苦。
寄怒:把愤怒发泄到其他事物上。
牡菊烟:象征性的表达,可能指焚烧的烟雾,也可能暗指心中的愤恨。
翻译
在盛夏雨季,无数的蛙鸣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声音何需在意他人的好恶呢。
周公忍受着烦心之事,内心苦闷如同肠中积聚了三斗之多,他的愤怒甚至化为焚烧牡菊的烟雾。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持续到凌晨的暴雨之夜,蛙声此起彼伏,宛如千军万马齐鸣。"万数鸣蛙暑雨天"一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夏日雷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紧接着的"此声何必问憎怜"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接受与理解,似乎在说,这种声音不必多加解读,它就是一种纯粹的存在。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情绪发生了转折。周公忍事肠三斗,出自《左传》,是关于周公旦对待朝政时的心胸宽广,能容忍各种非议。而"寄怒犹烧牡菊烟"则是在比喻诗人内心的愤懑之情,虽已有所平复,却依旧如同被风吹过的残烟,不易散去。这里的"牡菊"是一种带刺的植物,被用来比喻那些难以排解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写和古代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在雨夜中所感受到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深沉与波折。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0)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0)

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

孤标百尺云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傍他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平生相爱应相识,谁道修篁胜此君。

(0)

登祝融峰

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

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0)

过湖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濛濛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0)

芦花

眇眇临窗思美人,荻花枫叶带鸡声。

夜深吹笛移船去,三十六湾秋月明。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