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芜湖》
《过芜湖》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不见春江际,安知路所经。

远随烟外席,时逗岸边亭。

鹊尾云弥白,鸠玆山渐青。

更投前港㝛,雨势复冥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芜湖时所见的春江景色,充满了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

首句“不见春江际,安知路所经”,开篇即以疑问句式,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途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他并未直接描述所见之景,而是通过设问引出下文,营造了一种期待与发现的氛围。

接着,“远随烟外席,时逗岸边亭”两句,诗人运用了动态的描绘手法,将视线从远处的烟雾中拉回,聚焦于近处的景物——席与亭。这里的“席”可能是指江边的草席或铺垫,而“亭”则是指江边的小亭子。这两句通过“随”和“逗”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江风轻拂、草席摇曳,以及小亭在江边时隐时现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感。

“鹊尾云弥白,鸠玆山渐青”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与山色的变化。鹊尾云的“弥白”暗示了天空的广阔与云朵的洁白,而山色由“渐青”则表现了春天的气息逐渐渗透到山林之中,万物复苏的景象。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巧妙地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之美。

最后,“更投前港湾,雨势复冥冥”两句,诗人将视角转向了前方的港湾,暗示了旅程的继续。同时,通过“雨势复冥冥”的描绘,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行经芜湖时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旅途的探索精神,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饮马长城窟

漠漠辽水云,明明关山月。

迢迢万里城,历历饮马窟。

有妇哭声哀,哭城城为摧。

秦兵五十万,白骨雪成堆。

至今窟中水,犹是当时泪。

涓滴积成泉,长留在边地。

前年度辽西,渴马绕城嘶。

八月天已寒,雪飞沙路迷。

今岁阴山道,解鞍卧沙草。

魂随秋雁归,梦见家山好。

早晚向临洮,朔风吹节旄。

归骑大宛马,玉碗醉蒲萄。

(0)

送丁编修漙还华亭

及第多年侍禁闱,宁亲千里喜荣归。

鸾回御敕挥宸翰,鹄绣宫袍应彩衣。

淮浦晓行山月小,吴江夜泊水风微。

昼游乡里人争羡,况复才华似陆机。

(0)

金太子允恭林檎图

太平宏开端本堂,黄帘绿幕春昼长。

宫辰讲罢有清暇,丹青点缀分毫茫。

须臾写出文林果,荷叶盘乘两三颗。

浅绿波涵翡翠摇,轻红雾湿胭脂堕。

人间回首几百年,昔时台榭飞寒烟。

豪华富贵不复见,空遗图画仍流传。

(0)

水燕一首

江上王孙綵鹢归,翩翾芳鸟弄乌衣。

长林脩竹谁嫌汝,不畏狂飙掠浪飞。

(0)

悼室人苏氏五首·其五

一梦一悲凉,千思千怆伤。

期言百年好,翻逐九春长。

楼寂珠沈绿,台空玉谢香。

卿卿沟水意,今日更难忘。

(0)

与戴岳戴嵩泛舟游会稽山一首

越乡穷佳丽,摇棹动川岑。

溪口湛桃色,谷中生鸟音。

人行翠崖小,松引空云深。

宛疑花源里,阳春迷客心。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