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苫庐》
《苫庐》全文
宋 / 曾丰   形式: 古风

吾息乾坤之委气,吾身父母之委蜕。

乾坤父母不易酬,身体发肤可轻弃。

文学恨不随父终,视七尺躯鸿毛同。

未容忘形礼制外,犹复假息苫庐中。

万物莫移三载志,屋上有漏中无愧。

蛇容有识宁受欺,鹤固非凡岂容伪。

蛇为仰向鹤俯临,吾乡人始知吾心。

朝誉未如乡誉重,人知不似天知深。

外台乐为上其事,吾君吾相相与记。

非渥其恩奚以厉,占鹊卜灯言喜至。

儿孙殊不解吾意,以荣为孝孝之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
sòng / céngfēng

qiánkūnzhīwěishēnzhīwěituì

qiánkūnchóushēnqīng

wénxuéhènsuízhōngshìchǐ鸿hóngmáotóng

wèiróngwàngxíngzhìwàiyóujiǎshānzhōng

wànsānzǎizhìshàngyǒulòuzhōngkuì

shéróngyǒushíníngshòufēifánróngwěi

shéwèiyǎngxiànglínxiāngrénshǐzhīxīn

cháowèizhīxiāngzhòngrénzhītiānzhīshēn

wàitáiwèishàngshìjūnxiāngxiāng

fēiēnzhànquèdēngyánzh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苫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亲情、道德和荣誉的独特见解。首句“吾息乾坤之委气,吾身父母之委蜕”揭示了生命的来源和个体在天地间的位置,暗示了对生命尊严的珍视。接着,诗人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认为身体发肤不可轻弃,即使在困厄中也应保持礼仪。

诗人感慨文学未能伴随父母终老,视自身如同微不足道的鸿毛,但并未因此忘却礼法,仍然坚守原则。他以蛇和鹤为喻,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品性,表明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初衷。最后,诗人强调乡人的理解和认可比外界赞誉更为重要,因为“朝誉未如乡誉重,人知不似天知深”。

诗中提到的“外台乐为上其事”,可能指的是朝廷官员对诗人的关注,而“吾君吾相相与记”则表达了对君臣关系的尊重。诗人认为,如果没有君主和宰相的恩惠,便无法激励自己前行。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子孙未能理解其深意的遗憾,他认为真正的孝顺并非仅限于表面的荣耀。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曾丰在困境中坚守道德操守的决心,以及对个人价值和荣誉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曾丰
朝代:宋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猜你喜欢

颂古四十八首·其三十

青天白日,切忌寻觅。更问如何,抱赃叫屈。

(0)

圆通大士赞

足蹈双莲洒杨柳,面目端严世希有。

梵音妙音海潮音,祇这而今谁动口。

(0)

护国嗣本长老请赞

法身无相,徒更形容。本来面目,逼塞虚空。

浩荡十方能变化,行看九万自抟风。

(0)

女真进千手千眼观音像颂

一手动时千手动,一眼观时千眼观。

自是太平无一事,何须弄出几多般。

(0)

赠峡山清伦师

褰衣汲灵水,混涤巾履尘。

烟霭霁杉竹,澄凝此心神。

高僧洒真雨,泽彼寒草春。

华月写空印,清霜肃斋身。

犹言振金策,归作耶溪邻。

(0)

偈二首·其二

少林坐,庾岭行,书偈传衣成战争。

庾岭行,少林坐,得髓安心成话堕。

两家公案未曾圆,后代儿孙作殃祸。

这殃祸,可煞大,天下衲僧透不过。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