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无相,徒更形容。本来面目,逼塞虚空。
浩荡十方能变化,行看九万自抟风。
法身无相,徒更形容。本来面目,逼塞虚空。
浩荡十方能变化,行看九万自抟风。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开所作的《护国嗣本长老请赞》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佛法中关于法身的观念。"法身无相"强调的是法身超越世俗形象,不拘泥于具体的形态;"徒更形容"则指出试图用言语或形象去描述它是徒劳的。"本来面目,逼塞虚空"进一步表达法身的广大无边,它充满整个宇宙空间。
"浩荡十方能变化"意味着法身无所不在,能够适应和影响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具有无限变化的能力。"行看九万自抟风"则以自然现象比喻,表达法身的强大与自在,仿佛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风的力量。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象征和隐喻,展现了佛法中对法身的崇高理解和赞叹,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理念。
仆本草泽人,信宿滞城阙。
出郊见苍翠,超然百忧失。
连峰上不穷,众芳渺如一。
凝云远树杂,冒水新苗出。
升高望海郡,千里何飘忽。
极浦映日明,沧流际天毕。
旷心既以怡,素交复投漆。
挥杯酹流光,百年偶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