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之上春风轻,浮梁之下春水生。
凭舆春意已满目,尚有湍流挟冰行。
燕争赵攘无消息,割据犹传拒马迹。
我来参叩为武成,乃在流沙之西极。
嘉兵勤远古戒矣,讨叛诚因不得已。
千村耕作本宴然,杜甫兵车讵同此。
浮梁之上春风轻,浮梁之下春水生。
凭舆春意已满目,尚有湍流挟冰行。
燕争赵攘无消息,割据犹传拒马迹。
我来参叩为武成,乃在流沙之西极。
嘉兵勤远古戒矣,讨叛诚因不得已。
千村耕作本宴然,杜甫兵车讵同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拒马河时所见的春景与历史遗迹,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首句“浮梁之上春风轻”,描绘了春天的轻柔,春风拂面,让人感受到温暖与生机。接着“浮梁之下春水生”,春水在河中缓缓流淌,与春风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凭舆春意已满目”一句,诗人通过乘坐车辆的视角,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气息已经充盈于四周,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春意所包围。然而,“尚有湍流挟冰行”则在春意盎然的背景下,引入了一抹冷峻与历史的痕迹,暗示着即便是在春天,仍有未融化的冰块在急流中漂行,象征着历史的遗留与未尽之事。
接下来,“燕争赵攘无消息”引用了历史典故,暗指古代战争中的纷争与争夺,而“割据犹传拒马迹”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历史痕迹至今仍可见,拒马作为战争中的防御工事,其存在见证了过去的冲突与对抗。
“我来参叩为武成,乃在流沙之西极”表达了诗人亲自来到这里,探寻历史的痕迹,寻找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平衡点,将目光投向遥远的西部边境,似乎在思考如何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嘉兵勤远古戒矣,讨叛诚因不得已”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认为古代的战争是出于必要,但同时也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提醒人们珍惜和平,避免不必要的战争。
最后,“千村耕作本宴然,杜甫兵车讵同此”对比了古代战争与现代和平生活,杜甫的《兵车行》描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而如今的乡村生活则是平静与安宁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历史的遗迹,结合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类社会深刻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