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五十九石楼观穫》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五十九石楼观穫》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楼前高柳昼成阴,楼上窗开夏日深。

隔岸莺声犹似管,迎风麦浪已如金。

奚官唱罩遥分陇,野妇提筐渐满林。

幸藉薄收供早税,忧天且释老农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农田的繁忙与丰收的预兆。

首联“楼前高柳昼成阴,楼上窗开夏日深”以“楼”为视角,描绘了夏日午后,高大的柳树投下浓密的阴影,楼上的窗户敞开,透露出夏日的深长与宁静。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楼内外的景象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颔联“隔岸莺声犹似管,迎风麦浪已如金”进一步展开画面。远处岸边,黄莺的啼鸣仿佛悠扬的乐曲,与近处随风摇曳的金色麦浪相映成趣。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即将成熟的丰收景象,给人以希望和喜悦之感。

颈联“奚官唱罩遥分陇,野妇提筐渐满林”则转向对劳作场景的描写。奚官(古代官名)在远处唱着歌,似乎是在庆祝即将到来的收获;而田野间,妇女们提着篮子,忙碌地采摘着果实,林间渐渐堆满了丰收的果实。这一联通过人物活动,展现了农忙季节的热闹与辛勤。

尾联“幸藉薄收供早税,忧天且释老农心”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切与同情。虽然收成可能并不丰厚,但足以供上早税,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对农民生活的一种肯定。同时,诗人也以“忧天”一词,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的担忧,体现了对农民生计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农田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农民劳作与生活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洞庭秋三十首·其五

乾坤倦游行将归,损山容益水光肥。

片云帆侧不能影,木叶天际知己飞。

游子去妻百交感,战伐渔樵双息机。

驱除姝暖返肃爽,禁愁为惜素心违。

(0)

和梅花百咏诗·其九十六全开梅

晨探莫惮冻云天,一日风光尽一年。

暂喜真珠抛十斛,悬愁银甲搯苔钱。

(0)

和梅花百咏诗·其七十八蔬圃梅

挑荠正美芥回青,脆甲中含碎玉零。

缓火夜烹风味别,孤芳生齿酒初醒。

(0)

和梅花百咏诗·其四十七落梅

乍㬉初催朵朵齐,蛟冰风捲画楼西。

琉璃国土堪埋玉,不遣馀香上燕泥。

(0)

和梅花百咏诗·其四十二疏梅

暮雨萧萧梦几忘,晨星落落意争狂。

从教子结调羹用,不倚多金傲雒阳。

(0)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五十二

老缩黄杨痴妙喜,童年苗秀旧终军。

六经瘦得蚕成茧,七发留来犀有文。

偪侧青燐镫燄绿,崚嶒白发雪山尊。

鱼游濠上分庄惠,鸡唱南塘感逖琨。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