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高柳昼成阴,楼上窗开夏日深。
隔岸莺声犹似管,迎风麦浪已如金。
奚官唱罩遥分陇,野妇提筐渐满林。
幸藉薄收供早税,忧天且释老农心。
楼前高柳昼成阴,楼上窗开夏日深。
隔岸莺声犹似管,迎风麦浪已如金。
奚官唱罩遥分陇,野妇提筐渐满林。
幸藉薄收供早税,忧天且释老农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农田的繁忙与丰收的预兆。
首联“楼前高柳昼成阴,楼上窗开夏日深”以“楼”为视角,描绘了夏日午后,高大的柳树投下浓密的阴影,楼上的窗户敞开,透露出夏日的深长与宁静。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楼内外的景象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颔联“隔岸莺声犹似管,迎风麦浪已如金”进一步展开画面。远处岸边,黄莺的啼鸣仿佛悠扬的乐曲,与近处随风摇曳的金色麦浪相映成趣。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即将成熟的丰收景象,给人以希望和喜悦之感。
颈联“奚官唱罩遥分陇,野妇提筐渐满林”则转向对劳作场景的描写。奚官(古代官名)在远处唱着歌,似乎是在庆祝即将到来的收获;而田野间,妇女们提着篮子,忙碌地采摘着果实,林间渐渐堆满了丰收的果实。这一联通过人物活动,展现了农忙季节的热闹与辛勤。
尾联“幸藉薄收供早税,忧天且释老农心”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切与同情。虽然收成可能并不丰厚,但足以供上早税,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对农民生活的一种肯定。同时,诗人也以“忧天”一词,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的担忧,体现了对农民生计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农田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农民劳作与生活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