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凉露降。驰景飏寒精。山川摇落。平秩在西成。
盖藏成积。烝民被嘉祉。从享来仪。鸿休溢千祀。
风凉露降。驰景飏寒精。山川摇落。平秩在西成。
盖藏成积。烝民被嘉祉。从享来仪。鸿休溢千祀。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与祭祀活动的庄严气氛。首句“风凉露降”点明了季节变换,秋风渐起,露水凝结,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驰景飏寒精”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特有的光影效果,阳光似乎在寒冷中飘扬,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寒意。
“山川摇落”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随着季节更替,山川草木都呈现出凋零之态,展现出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与季节轮回的规律。接下来“平秩在西成”可能是指秋分时节,万物成熟,丰收的景象,体现了农耕文明对季节变化的顺应与庆祝。
“盖藏成积”暗示了收获后的储存,农民们将一年的劳动成果积累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烝民被嘉祉”则表达了民众因丰收而得到的福祉,强调了农业社会中粮食对于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最后,“从享来仪”描绘了人们参与祭祀活动的情景,大家聚集一堂,以仪式感的方式表达对天地神灵的敬仰和感激。“鸿休溢千祀”则预示着这种祭祀活动将长久延续,带来吉祥与繁荣,象征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丰收与和平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寒鱼不乐水,遇汕辄来依。
溪边蓑笠翁,智深鱼莫知。
网罟既不设,钓竿亦罢携。
萧然徒手来,一一收无遗。
幽人买鱼食,心亦怜鱼痴。
早知烹割苦,宁如在流澌。
世人岂异此,外物常见羁。
好在李斯犬,当观庄子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