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庵栖久谢黄埃,况是江东旧有才。
千里登临王粲恨,暮年词赋子山哀。
一床磬冷空寮月,半夜衣香满院梅。
如此风流应独赏,老成犹复念寒灰。
僧庵栖久谢黄埃,况是江东旧有才。
千里登临王粲恨,暮年词赋子山哀。
一床磬冷空寮月,半夜衣香满院梅。
如此风流应独赏,老成犹复念寒灰。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何巩道创作,题为《江静白来游吾粤借榻僧舍以诗见贻赋此为答》。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江静白在僧舍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时光流转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首联“僧庵栖久谢黄埃,况是江东旧有才。”开篇即点出僧舍的宁静与诗人对江东才子的怀念,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才华的敬仰。
颔联“千里登临王粲恨,暮年词赋子山哀。”这里借用了王粲和子山(即曹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年华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古代文人志士的深切同情。
颈联“一床磬冷空寮月,半夜衣香满院梅。”通过夜间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僧舍的清幽与静谧,月光下的冷磬和满院的梅花香气,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洁。
尾联“如此风流应独赏,老成犹复念寒灰。”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岁渐长、风华不再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成就的回顾与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僧舍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历史、自然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昔别逢条桑,今还值鸣蜩。
远游淹辰节,离思结昏朝。
水宿我情懑,山栖子志超。
半生怀隐止,中道困沦漂。
虽积岩壑眷,恒违樵牧招。
日归未温席,于迈复扬桡。
仍将风波习,再与朋知遥。
杳杳寒蓬转,茫茫秋梧飘。
感仪宁乏操,慕舄岂无谣。
事系竟难解,心悬徒如摇。
唯当敦久要,不为岁寒凋。
石头城下,草萧萧荒尽,南朝陵阙。
廿载重游迷路径,倦听关前笳笛。
接地云阴,兼天浪涌,逼近重阳节。
山川如此,古来谁数嘉客。
报到李郭扁舟,凌晨冲雨,特访江村僻。
四座交披珠玉输,一卷书携冰雪。
白下宗风,于今转盛,伊洛人能说。
应求千里,可容樗朽联席。
延陵公子。擅礼乐文章,鸡坛牛耳。
花县穿车,琴堂弄笔,才子古来如此。
经济况推高手,樽俎折冲千里。
豪气在,有双龙知我,万金酬士。天赐。
烦几度,遮道攀辕,民乐华胥里。
酒引千觞,诗联百韵,好拥使君游矣。
名氏已登御幄,功业复标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