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下,草萧萧荒尽,南朝陵阙。
廿载重游迷路径,倦听关前笳笛。
接地云阴,兼天浪涌,逼近重阳节。
山川如此,古来谁数嘉客。
报到李郭扁舟,凌晨冲雨,特访江村僻。
四座交披珠玉输,一卷书携冰雪。
白下宗风,于今转盛,伊洛人能说。
应求千里,可容樗朽联席。
石头城下,草萧萧荒尽,南朝陵阙。
廿载重游迷路径,倦听关前笳笛。
接地云阴,兼天浪涌,逼近重阳节。
山川如此,古来谁数嘉客。
报到李郭扁舟,凌晨冲雨,特访江村僻。
四座交披珠玉输,一卷书携冰雪。
白下宗风,于今转盛,伊洛人能说。
应求千里,可容樗朽联席。
此诗《百字令·南中酬友》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夏所作。诗中描绘了石头城下的荒凉景象,南朝陵墓的遗迹,以及重游时的感慨与回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历史的沧桑,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
“石头城下,草萧萧荒尽,南朝陵阙。” 开篇即以石头城为背景,通过荒草与废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石头城是南京的象征,南朝的遗迹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的氛围。
“廿载重游迷路径,倦听关前笳笛。” 二十年后再次来到这里,诗人感到道路已不熟悉,耳边传来的是关隘前的笳笛声,既有离愁别绪,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接地云阴,兼天浪涌,逼近重阳节。” 描述了天空的阴云与海面的波涛,临近重阳佳节的气氛,渲染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意境。
“山川如此,古来谁数嘉客。” 山川壮丽,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报到李郭扁舟,凌晨冲雨,特访江村僻。” 这里提到的李郭,可能是借指友人,他们乘着小船,在清晨的雨中特意访问偏远的江边村落,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知识的渴望。
“四座交披珠玉输,一卷书携冰雪。” “四座”可能是指聚会的场所,“珠玉输”形容知识的珍贵,“冰雪”比喻纯洁的心灵和高洁的品质,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朋友的赞美。
“白下宗风,于今转盛,伊洛人能说。” “白下”指的是南京,“宗风”指传统风尚,“伊洛”代指儒家学派,这句话表达了对南京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扬,以及对儒家思想的推崇。
“应求千里,可容樗朽联席。”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远方的朋友相聚的愿望,同时也谦虚地表示自己如同樗树一样,虽平凡但愿意与朋友们共聚一堂,分享知识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历史的回顾以及对友情和知识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