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艾先生殁,骎骎四纪年。
衣冠常叹惜,文字合刊传。
东峦乃犹子,遗藁掇拾全。
网山虽上足,无刀堪雕镌。
从游今殆尽,录藏多散捐。
裔孙韪君应,发愤起收编。
甲集且流布,俸微艰得钱。
晚春题壁去,名姓辉蓝田。
制锦增廪给,乙丙寻踵前。
搜罗必盈十,但祝君高迁。
我老不可待,权舆已欣然。
老艾先生殁,骎骎四纪年。
衣冠常叹惜,文字合刊传。
东峦乃犹子,遗藁掇拾全。
网山虽上足,无刀堪雕镌。
从游今殆尽,录藏多散捐。
裔孙韪君应,发愤起收编。
甲集且流布,俸微艰得钱。
晚春题壁去,名姓辉蓝田。
制锦增廪给,乙丙寻踵前。
搜罗必盈十,但祝君高迁。
我老不可待,权舆已欣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对中国古代学者艾轩先生的悼念与敬仰之作。诗中首先表达了对艾轩先生去世的哀悼,四十年的岁月匆匆而过,令人惋惜。诗人称赞艾轩先生的学问和文字,希望能将其著作刊行流传后世。
接着,诗人提到艾轩先生的儿子和后人艾韪君继承了先人的遗志,决心整理并刊印文集,尽管面临经济困难,但仍坚持不懈。艾韪君的努力使得艾轩先生的部分作品得以传播,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诗中提到“晚春题壁去,名姓辉蓝田”,描绘了艾韪君在春天写下这些文字,其名字如同照亮了蓝田般熠熠生辉。随后,诗人期待艾韪君的事业能继续发展,更多著作问世,并祝愿他仕途顺利。
最后,诗人自谦年事已高,无法再参与此事,但对艾韪君的行动表示欣喜和支持。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艾轩先生的怀念,也是对后继者传承学术精神的鼓励。
我生百无能,唯工说山水。
洞霄天一柱,真仙昔居止。
苍崖入九锁,修涧清彻底。
层林仰首看,冷雾随步起。
饶君俗到骨,至此换却髓。
一亭巧当门,乃是压涧尾。
便教宝玉做,思之未为侈。
道人喜客来,先引玩清泚。
源头放泉出,猛喷深壑里。
顷刻百万丈,宁论尺与咫。
冰涛卷雷鼓,滂湃力未已。
天然句满眼,润色谢东里。
拟议及思惟,望风当披靡。
回观翠蛟语,舞字最不死。
两诗故自妙,似觉泉在凡。
正须吾三人,作意共整理。
要令石点头,滔滔那解此。
呃喔花冠梦易呼,冻天应遍色模糊。
旋听索索敲松瓦,便拟翩翩傍酒觚。
一白要从高砌看,双清先喜小山俱。
晚檐坐断违消息,待问林深寺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