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秀山》
《清秀山》全文
宋 / 方信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寻遍洞天三十六,苍灵独闭此岩扉。

旋除野草开新径,遮莫寒藤刺客衣。

岁月偶同题壁字,烟霞似不放人归。

把茅欲作开山主,已落瞿昙第二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īngxiùshān
sòng / fāngxìn

xúnbiàndòngtiānsānshíliùcānglíngyánfēi

xuánchúcǎokāixīnjìngzhēhánténg

suìyuèǒutóngyānxiáfàngrénguī

máozuòkāishānzhǔluòtánèr

翻译
我遍寻了那三十六洞天,只有这苍灵之境紧闭着石门。
立刻清除野草开辟新路,哪怕寒冷的藤蔓像刺客的衣裳般缠绕。
岁月仿佛与我在石壁上题字相同,云雾缭绕似乎不愿让我离去。
我想在这里建起茅屋,成为开山鼻祖,却发现自己已错过如佛陀般的第一机缘。
注释
寻遍:到处寻找。
洞天: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苍灵:青苍幽深的神灵之地。
岩扉:石门。
旋除:立即除去。
野草:野外的杂草。
新径:新开辟的小路。
遮莫:即使,纵然。
题壁字:在墙壁上题字。
烟霞:云雾和晚霞,象征仙境。
放人归:让人心生归意。
把茅:搭建茅屋。
开山主:开山鼻祖。
瞿昙:佛教中对佛陀的尊称,这里借指第一等机缘。
第二机:次等或稍后的机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中寻找洞天,独自一人闭门谢客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除去野草开辟新路,遮挡寒冷藤蔓以避风寒,展示了隐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岁月偶同题壁字,烟霞似不放人归"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象对人的吸引,似乎时间本身也在为隐者留下痕迹,而周围的烟霞迷离,让人难以割舍。

最后,"把茅欲作开山主,已落瞿昙第二机"则透露出隐者的野心和对未来某种打算的期待,但却又不免带有一丝无奈或是命运的安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对隐者生活的细节刻画,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自然为伴的理想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方信孺
朝代:宋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猜你喜欢

甘草子

秋暮。永夜西楼,冷月明窗户。

梦破橹声中,忆在松江路。敧枕试寻曾游处。

记历历、风光堪数。谁与浮家五湖去。尽醉眠秋雨。

(0)

水龙吟·其四雪

小轩潇洒清宵午,风正紧、门深闭。

藜床危坐,竹窗频听,春虫扑纸。

灯烬垂红,篆烟消碧,衣轻如水。

料飞花未止,堆檐已满,时摧折、琅玕尾。

骨冷魂清无寐。这身在、广寒宫里。

暗怀千古,浑疑一夜,冰生肠胃。

岁事峥嵘,故园睽阻,归期犹未。

向寒乡、不念丰年,只忆青天万里。

(0)

学稼

尘埃面目半生勤,去住浑如出岫云。

腹馁谩挥求米帖,囊空徒诵送穷文。

诗书满架何堪煮,稌黍盈畴政乐闻。

欲办烟蓑并雨笠,愿随田叟学耕耘。

(0)

再用韵·其五

閒拂苍苔坐,新蝉伴我吟。

有山堪著眼,无事可萦心。

风细荷香度,池清鸟影沈。

诗成惭句拙,那得落鸡林。

(0)

庭榴

得种从西域,移根在帝乡。

鲜葩猩染血,美味蔗为浆。

入献殊诸果,敷荣后众芳。

丹房高照日,绿叶半凋霜。

酿酒扶南国,题诗白侍郎。

浓阴兼茂实,相对度炎凉。

(0)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其八青毡堂

客来借毡看,笑指一书策。

不管卖不行,且图偷不得。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