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轮掩抑昼沈沈,顾影难为薄曙襟。
世上相寻皆桂苑,人间何处有山阴。
去留不是迷源客,深浅谁论将策心。
看岳共惊云势涌,低空不觉夜堂深。
重轮掩抑昼沈沈,顾影难为薄曙襟。
世上相寻皆桂苑,人间何处有山阴。
去留不是迷源客,深浅谁论将策心。
看岳共惊云势涌,低空不觉夜堂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超然态度。首句“重轮掩抑昼沈沈”以“重轮”象征轮回,暗示生命的无常与循环,而“昼沈沈”则营造出一种沉寂、深邃的氛围,仿佛在说即使在最光明的白天,也隐藏着不可见的深邃。接着,“顾影难为薄曙襟”表达了自我反思的孤独感,即使在黎明时分,内心依然难以平静。
“世上相寻皆桂苑”一句,以“桂苑”比喻繁华的世界,暗示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往往迷失了自我。“人间何处有山阴”则提出疑问,山阴象征清幽、宁静之地,这里是在问世间是否还有心灵得以栖息的净土。
“去留不是迷源客”表明诗人并非被世俗所迷惑的旅人,他有着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深浅谁论将策心”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独立性,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都坚持自己的道路。
“看岳共惊云势涌,低空不觉夜堂深”最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宇宙奥秘的敬畏。山岳与云涌共同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而“低空不觉夜堂深”则暗示了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切都会显得那么渺小,唯有内心的平静与坚定才是永恒的灯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世界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境界。
初正俄七日。数雁后花前,欲归谁得。
乍晴旋曀,虚凝望、客里东风无力。
臣家旧德,故未忘、生寅时历。
忍见此、遗孑周黎,嗷嗷若为安宅。
词流会饮高斋,仰壁上英光,中兴名笔。
降神辈出,人间世、剥复循环难测。年芳自惜。
愧綵胜、金花头白。只剩与、羹菜酬春,题诗寄忆。
月魂似水,浸翠帘百幅,峭寒难避。
十里楼台,一夕风柔,吹下粉香都腻。
盈盈画烛多情甚,照不破、海棠浓睡。
笑人生、酒绿灯红,半是客中愁里。惆怅珠阑共倚。
听车度曲巷,人醉花市。
粉本乌阑,小字回环,只有红红能记。
婵娟要斗人间影,略不避、个侬姝丽。
算近来、几度销魂,第一落灯天气。
出疆惬初志,风流敢自命。
观乐驻行旌,云物此全盛。
文从子长游,书爱率更令。
时复忆沧洲,春宵望斗柄。
何幸识群英,论才仰藻镜。
投契依末光,心澈冰壶映。
金台醉斜阳,慷慨发歌咏。
临归共敦勖,春王奉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