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正俄七日。数雁后花前,欲归谁得。
乍晴旋曀,虚凝望、客里东风无力。
臣家旧德,故未忘、生寅时历。
忍见此、遗孑周黎,嗷嗷若为安宅。
词流会饮高斋,仰壁上英光,中兴名笔。
降神辈出,人间世、剥复循环难测。年芳自惜。
愧綵胜、金花头白。只剩与、羹菜酬春,题诗寄忆。
初正俄七日。数雁后花前,欲归谁得。
乍晴旋曀,虚凝望、客里东风无力。
臣家旧德,故未忘、生寅时历。
忍见此、遗孑周黎,嗷嗷若为安宅。
词流会饮高斋,仰壁上英光,中兴名笔。
降神辈出,人间世、剥复循环难测。年芳自惜。
愧綵胜、金花头白。只剩与、羹菜酬春,题诗寄忆。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题目为《玉烛新·己巳人日集栖白庼》。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初正俄七日"点明了时间匆匆,转眼已过七日,"数雁后花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诗人却因思乡之情而无法归去,"乍晴旋曀"象征着世事的无常。他忆起家族的荣耀和自己的成长历程,感叹身在异乡,"客里东风无力"表达了他的孤独与无奈。
接着,诗人提及词坛聚会,赞赏壁上的名篇佳作,感叹人才辈出,世间兴衰难以预料。他感慨岁月无情,自己已老,"綵胜、金花头白"形象地描绘了青春不再的境况。最后,诗人以"羹菜酬春,题诗寄忆"收尾,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以及通过诗歌寄托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
谁把秋香,偏著意、植根姑射。
尘土外、鲜鲜元有,可人容质。
日久渐随芜共没,岁寒还与松同洁。
傲新霜、还有两三枝,天应惜。
巾自漉,醅微白。
人已老,欢犹昔。
爱此花不负,渊明清节。
醉里不知人世换,悠然独倚西风立。
问一中、时复慰穷途,何如泣。
意益妙,殆不容后来者措手。
彦衡坚请余继其后,勉为赋之黄花未入渊明手。
日搅空肠几回九。
山色绕吾庐,犹是当年明秀。
忘言处,此意何曾在酒。
等闲莫把良辰负。
恨不见不生旧亲友。
三径久荒凉,东篱下落英谁嗅。
伤时泪,不觉沾襟渍袖。
鏖战文场,横挥笔阵,万言一策平边。
青云稳步,逸气盖贤关。
致主尧虞堂上,真儒事、直欲追前。
回头错,闲中风味,一笑觉都还。
百年都几日,何须抵死,著意其间。
寻一丘一壑,此固无难。
遁迹月萝深处,风吹梦、不到长安。
浑无事,床头睡起,檐日己三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