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后,应只有重阳。佳节最宜觞。
便无花月犹多赏,有时风雨也悲凉。
问秋心,当此会,落何乡。漫种个、树儿闲亦老。
更化个、蝶儿眠亦好。翻旧帽,换新霜。
白衣自劝陶元亮,金衣谁慰杜秋娘。
笑匆匆,萸菊事,直须忙。
寒食后,应只有重阳。佳节最宜觞。
便无花月犹多赏,有时风雨也悲凉。
问秋心,当此会,落何乡。漫种个、树儿闲亦老。
更化个、蝶儿眠亦好。翻旧帽,换新霜。
白衣自劝陶元亮,金衣谁慰杜秋娘。
笑匆匆,萸菊事,直须忙。
这首《最高楼·重九》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转、人生况味的独特感悟。
"寒食后,应只有重阳",开篇点明时令,寒食之后紧接重阳,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人事的变迁。"佳节最宜觞",重阳节本是饮酒赏菊的好时节,但词人却在其中寄寓了深深的感慨。
"便无花月犹多赏,有时风雨也悲凉",即使没有花月美景,重阳的风雨中也透出一丝凄凉,反映出词人心中的孤寂与落寞。接下来的"问秋心,当此会,落何乡",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迷茫。
"漫种个、树儿闲亦老",词人感叹岁月如梭,连树木都在不经意间老去,而自己也在时光的流逝中渐行渐远。"更化个、蝶儿眠亦好",借蝶儿的梦境,表达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翻旧帽,换新霜",形象地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个人的衰老。"白衣自劝陶元亮,金衣谁慰杜秋娘",借用陶渊明和杜秋娘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无人理解的孤独。
最后,"笑匆匆,萸菊事,直须忙",词人以轻松的口吻调侃自己,尽管忙碌于重阳的习俗,但仍无法排解内心的愁绪,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含蓄,通过重阳节的庆祝活动,展现了词人对人生、岁月和故乡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