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乡饶奇山,仙洲故称杰。
巍然一峰高,复与众山绝。
传闻极目处,天水远明灭。
万里倏往还,三光下罗列。
我来发孤兴,径欲跻嵽嵲。
病骨竟支离,何当攀去辙。
闽乡饶奇山,仙洲故称杰。
巍然一峰高,复与众山绝。
传闻极目处,天水远明灭。
万里倏往还,三光下罗列。
我来发孤兴,径欲跻嵽嵲。
病骨竟支离,何当攀去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在游览密庵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闽乡饶奇山,仙洲故称杰”开篇,点明了游览地的自然景观独特,仙洲之名非虚传。接着,“巍然一峰高,复与众山绝”进一步强调了此处山峰的雄伟与独特,与周围群山形成鲜明对比。
“传闻极目处,天水远明灭”两句,通过想象中的极目远眺,描绘出一幅天水相连、远近分明的画面,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辽阔。“万里倏往还,三光下罗列”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视野的广阔和时间的流转,太阳、月亮、星辰仿佛都在脚下排列,赋予了自然景象以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我来发孤兴,径欲跻嵽嵲。病骨竟支离,何当攀去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虽然身体疲惫不堪,但心中仍怀有攀登高峰的志向,渴望摆脱病痛的束缚,继续前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结交三十载,会面苦不易。
相逢郧楚间,复判三晋辔。
昔见犹朱颜,今并黄发次。
唯公展经纶,麟凤见灵异。
神化俟丹青,台鼎有馀地。
蹇余耕牧身,中台本非位。
倚玉联旌麾,日抱鳏旷愧。
终当乞骸归,初服返荷芰。
愿公加餐饭,力任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