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翁笔下千钧重,赵尹胸中万里宽。
宝墨几年藏瑞气,新亭今日敞奇观。
翠屏远带斜阳淡,素练光涵夜月寒。
苔碧印文公事少,谩寻诗句立栏干。
涪翁笔下千钧重,赵尹胸中万里宽。
宝墨几年藏瑞气,新亭今日敞奇观。
翠屏远带斜阳淡,素练光涵夜月寒。
苔碧印文公事少,谩寻诗句立栏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逵所作的《玉笥山》,通过对玉笥山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山水之间自然风光的赞赏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首句“涪翁笔下千钧重”借用了涪翁(黄庭坚)的赞誉,暗示了玉笥山景色的深厚文化底蕴;“赵尹胸中万里宽”则形容山的开阔胸怀,如同赵尹的博大胸襟。
“宝墨几年藏瑞气”暗指山中蕴含着吉祥之气,经过时间的沉淀;“新亭今日敞奇观”则表达了诗人此刻得以欣赏到的壮丽景象。接下来两句“翠屏远带斜阳淡,素练光涵夜月寒”,通过色彩和光影的变化,描绘出山景在日暮和夜晚的不同韵味,如一幅动态的画卷。
最后,“苔碧印文公事少,谩寻诗句立栏干”以青苔和栏杆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文公(可能指曾在此地留下事迹的人物)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美景中寻找灵感,赋诗吟咏的闲适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玉笥山的自然之美,又融入了历史人文的厚重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偶偕群从游,骑马秋山冷。
笑语应谷声,扬鞭乱江影。
入山尚未深,而有山栖境。
红子落长藤,苍苔覆眢井。
短棘刺我衣,朔风吹我领。
饥腹觅蕨根,健步出松顶。
樵人四五家,炊烟忽生暝。
问樵何处山,云是丹霞岭。
黾勉越崇冈,豁然见高景。
飞鸟荡胸至,浮云暗生胫。
遥瞻泰华莲,俯睇弥明鼎。
万象纷来奔,一一授公等。
陟高原自平,可以发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