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
荒原王剪骨,废井伍奢魂。
旧筑河南坞,新城塞北屯。
百年遗爱在,六一故碑存。
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
荒原王剪骨,废井伍奢魂。
旧筑河南坞,新城塞北屯。
百年遗爱在,六一故碑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程五百里,穿越十八个村庄的旅途景象。开篇即写“去汴五百里,通淮十八村”,展现出广阔的地理范围和深远的意境。接着,“荒原王剪骨,废井伍奢魂”两句,则通过对古人故事的点染,增添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王剪骨、伍奢魂都是古代忠诚正直之士的典故,他们的精神在荒凉的原野和被废弃的井中得以传承,寄寓着诗人对忠良之士的崇敬之情。
“旧筑河南坞,新城塞北屯”两句,则是对历史变迁的描述。河南坞和塞北屯都是军事设施的遗迹,从“旧”到“新”,折射出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更替。
最后,“百年遗爱在,六一故碑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历史记忆的珍视。“百年遗爱”意味着历经世代仍然留恋于心的美好情感,而“六一故碑存”则指的是那些记录着历史事件或人物事迹的碑刻,虽历经沧桑却依旧矗立,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意识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绛娥吹堕瑶京,可怜艳骨多尘土。
几番梦醒,仙衣重试,冶游愁数。
宝扇兜云,玉阶团雪,欲离还聚。
恨东风力倦,娉婷双翅,衔不上、朱楼去。
记共踏青归路。斗盈盈瘦腰红舞。
西邻再过,满庭莎草,一天飞絮。
枝老春空,水流香在,绿阴千树。
但销魂歌板,年年弹泪,忆花开处。
我所思兮西山之美人,爱而不见劳我心。
美人娟娟隔云林,昔别遗我双南金。
东风吹行云,飘忽在远道。
绿发青蛾眉,念此颜色好。
秋风八月芙蓉开,忆君寄书南浦来。
芙蓉寒死十月露,忽复寄书重相催。
我行十八滩,滩水流浩浩。
青天急雪乱回风,白日惊雷撼崇岛。
上有袅袅之绿萝,下有汎汎之回波。
玄猿暝啼江月出,独不见之愁奈何。
愁奈何,风潇潇,山中岁晏不可以远招。
雁鸿茫茫隔烟水,杨柳飒飒悲河桥。
愿携双绮罗,赠此远别者。
新愁渺如雾,千里不得写。
早晚下南津,预将书报君。
江空日暮不可见,望望西山多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