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忧短发变星星,早葺生涯寄暮龄。
二顷可能轻相印,一区聊欲著玄经。
不嫌野水侵扉绿,更喜寒筠绕屋青。
投绂归来成底事,要驱龙虎遁天刑。
只忧短发变星星,早葺生涯寄暮龄。
二顷可能轻相印,一区聊欲著玄经。
不嫌野水侵扉绿,更喜寒筠绕屋青。
投绂归来成底事,要驱龙虎遁天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卜居》,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规划和心境。首句“只忧短发变星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忧虑,担心白发日增。接着,“早葺生涯寄暮龄”表达了他希望尽早安排好生活,安度晚年。
“二顷可能轻相印,一区聊欲著玄经”两句,诗人提到他可能放弃官场,选择在田间耕作或研读佛经,过上简朴的生活。这里的“轻相印”指的是不再看重世俗的功名,“著玄经”则暗示他对佛教思想的向往。
“不嫌野水侵扉绿,更喜寒筠绕屋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理想的居所环境,他不介意门前有清泉环绕,屋旁有翠竹映衬,这样的自然景色让他感到欣喜。
最后,“投绂归来成底事,要驱龙虎遁天刑”表达了诗人回归田园的决心,他想要通过这种方式避开官场的纷争,仿佛要逃离那些象征着权势与束缚的“龙虎”,以求内心的安宁,避免遭受天命的刑罚。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高尚情操,以及对自然与精神自由的向往。
德祐初年腊月二,逆臣叛我苏城地。
城外荡荡为丘墟,积骸飘血弥田里。
城中生灵气如蛰,与贼为徒廿六日。
蚩蚩横目无所知,低面卖笑如相识。
彼儒衣冠谁家子,靡然相从亦如此。
不知平日读何书,失节抱虎反矜喜。
有粟可食不下咽,有头可断容我言。
不忍我家与国同休三百十六年,阅历凡几世,忠孝已相传。
足大宋地,首大宋天。身大宋衣,口大宋田。
今弃我三十五岁父母玉成之身,一旦为氓受虏廛。
我忆我父教我者,日夜滴血哭成颠。
我有老母病老病,相依为命生馀生。
欲死不得为孝子,欲生不得为忠臣。
痛哉擗胸叫大宋,青青在上宁无闻。
自古帝王行仁政,唯有我朝天子圣。
老天高眼不昏花,盍拯下土苍生命。
忍令此贼恣杀气,颠倒上下乱纲纪。
厥今帝怒行天刑,一怒天下净如洗。
要荒仍归禹疆土,四海草木沾新雨。
应容隐者入深密,岁收芋栗供母食。
对人有口不肯开,面仰虚空双眼白。
《陷虏歌》【宋·郑思肖】德祐初年腊月二,逆臣叛我苏城地。城外荡荡为丘墟,积骸飘血弥田里。城中生灵气如蛰,与贼为徒廿六日。蚩蚩横目无所知,低面卖笑如相识。彼儒衣冠谁家子,靡然相从亦如此。不知平日读何书,失节抱虎反矜喜。有粟可食不下咽,有头可断容我言。不忍我家与国同休三百十六年,阅历凡几世,忠孝已相传。足大宋地,首大宋天。身大宋衣,口大宋田。今弃我三十五岁父母玉成之身,一旦为氓受虏廛。我忆我父教我者,日夜滴血哭成颠。我有老母病老病,相依为命生馀生。欲死不得为孝子,欲生不得为忠臣。痛哉擗胸叫大宋,青青在上宁无闻。自古帝王行仁政,唯有我朝天子圣。老天高眼不昏花,盍拯下土苍生命。忍令此贼恣杀气,颠倒上下乱纲纪。厥今帝怒行天刑,一怒天下净如洗。要荒仍归禹疆土,四海草木沾新雨。应容隐者入深密,岁收芋栗供母食。对人有口不肯开,面仰虚空双眼白。
https://shici.929r.com/shici/3ug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