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馀马鬣五湖隅,不见巫阳降紫都。
万里云山栖大鸟,廿年风雨泣诸雏。
及门尽望西州树,此地曾还合浦珠。
回首音容竟何处,白杨萧瑟惨啼乌。
空馀马鬣五湖隅,不见巫阳降紫都。
万里云山栖大鸟,廿年风雨泣诸雏。
及门尽望西州树,此地曾还合浦珠。
回首音容竟何处,白杨萧瑟惨啼乌。
这首清代诗人李含章的《七子山省先大人墓》表达了对先父深深的怀念之情。首句“空馀马鬣五湖隅”,描绘了墓地的孤独与静谧,暗示了先人已逝,只剩下墓地在湖边默默守候。次句“不见巫阳降紫都”,借巫阳和紫都的神话传说,寓言亡者未能再归仙境,增强了哀思的深远。
第三句“万里云山栖大鸟”,以大鸟比喻先人的灵魂飘荡在遥远的山水之间,寄托了对亡者的无尽思念。第四句“廿年风雨泣诸雏”,二十年的风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泣诸雏”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和家人对先人的哀痛和成长中的思念。
第五句“及门尽望西州树”,通过“及门”和“西州树”,诗人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先人曾经生活过的场景的回忆。第六句“此地曾还合浦珠”,以合浦珠的典故,寓意先人曾在此地留下珍贵的回忆和价值。
最后一句“回首音容竟何处,白杨萧瑟惨啼乌”,诗人以凄凉的白杨和乌鸦的啼声,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先人音容笑貌的深深怀念,以及失去亲人的哀痛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先人的深切哀思和对过去的追忆。
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渐消。
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
佞幸威权薄,忠良宠锡饶。
丘陵今一变,无复白云谣。
观风欲巡洛,习战亦开池。
始改三年政,旋闻七月期。
陵分内外使,官具吉凶仪。
渭北新园路,箫笳远更悲。
晓日龙车动,秋风阊阖开。
行帷六宫出,执绋万方来。
惨惨郊原暮,迟迟挽唱哀。
空山烟雨夕,新陌绕陵台。
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周稠。
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
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
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
城阙沈沈向晓寒,恩当令节赐余欢,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宝树楼前分绣幕,彩花廊下映华栏。
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