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中别鉴上人》
《湖中别鉴上人》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愿与道林近,在意逍遥篇。

自有灵佳寺,何用沃洲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biéjiànshàngrén
táng / sòngzhīwèn

yuàndàolínjìnzàixiāoyáopiān
yǒulíngjiāyòngzhōuchán

翻译
希望与道林大师亲近,心向着他那逍遥自在的篇章。
自有着名的灵佳寺在此,又何必远赴沃洲去参禅呢。
注释
愿:希望。
道林:指高僧或修行深远的人,这里可理解为某位大师。
近:亲近,接近。
在意:心向,向往。
逍遥篇:指逍遥自在的道家思想或文章。
自:自己,这里指当地。
有:存在。
灵佳寺:一个假设的、寓意着美好、灵性的寺庙名字。
何用:何必,为什么需要。
沃洲禅:沃洲是地名,常代指佛教修行之地,这里指去沃洲参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作品,名为《湖中别鉴上人》。从诗句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淡定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愿与道林近,在意逍遥篇。” 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接近道林(指的是南朝时期的高僧慧思,他擅长养鸭,并以此自得),希望能像他那样悠然自得,心中有着逍遥游般的自由和快乐。这里的“在意”意味着随心所欲,而“逍遥篇”则是形容一种超脱尘世、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自有灵佳寺,何用沃洲禅。”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一个如同灵山佳境的地方,不需要再到沃洲去寻觅禅意。在这里,“灵佳寺”象征着一片心灵的净土,而“沃洲禅”则代表了一种更为深邃的佛法修持。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满足和自信。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清净自守的情怀,透露着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在唐代文化背景下,这种情感体现出了一种隐逸之风,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世俗纷争的逃避与批判。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游陈氏园有感

陈家园,野塘基。千金花锦地,千年子孙期。

历岁未半百,池台生橹葵。

红楼在西家,无址遥相移。

主公规戒石,草中字离离。

妾流厮养妇,客散屠沽儿。

尚有庭中树,高蔓女萝枝。

飞来双燕子,岂识春风悲。

嗟我陈家园,盛衰固有时。

我闻陈主公,义侠犹见推。

挥金周所急,解佩酬相知。

君不见西家龌龊子,生女作门楣。

娇客灭门户,重令后人嗤。

(0)

眉怃词

朝画眉,莫画眉,画眉日日生春姿。

长安已知京兆怃,有司直奏君王知。

君王毛举人间事,不咎人间夫妇私。

(0)

水龙吟

汉坛千古风流,笑谈自是诗书将。

两淮草木,一门忠孝,先声远畅。

奕世金貂,雄边韬略,三军独张。

道十年汉水,旌旗动色,春都在,投壶唱。

一点德星回照,光浮动、太山千丈。

戟门春静,人安事简,提封保障。

汉相规随,盖公安靖,平生心赏。

见筹毫不远,凤池消息,醉仙家酿。

(0)

南乡子

火里六阴培。炽艳心藏点黑煤。

功表清冷真水象,神胚。中气抽添自往来。

赫赫振金雷。烟雨弥漫□斗魁。

造化自家天地合,心灰。拍塞乾坤道体恢。

(0)

玉炉三涧雪.赠平州菩萨堂刘僧

大道岂分贵贱,人人个个圆成。休教方寸万缘生。

念念常归清静。达了这番消息,不须屈体劳形。

灵台皎洁胜冰轮。照破无明种性。

(0)

望蓬莱

寻大道,不在路迢迢。

云水清闲真自在,姹婴相伴做逍遥。此理有谁消。

马风子,悟彻十分乔。

两脚轻狂街上舞,往来独许弄风飙。明月杖头挑。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