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谒千秋节,攀援万岁藤。
山明松戴雪,涧涩石怀冰。
清壮髯还戟,酸癯面亦棱。
暖寒能破戒,珍重虎溪僧。
朝谒千秋节,攀援万岁藤。
山明松戴雪,涧涩石怀冰。
清壮髯还戟,酸癯面亦棱。
暖寒能破戒,珍重虎溪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丙戌天基节自至道宫趋宝福院寒甚》。诗中描绘了诗人参加节日庆典后,前往宝福院途中所见的冬日景象。"朝谒千秋节"表达了对重要节日的敬意,"攀援万岁藤"则寓含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山明松戴雪"写出了山川的清冷,松树披雪更显其苍劲;"涧涩石怀冰"进一步渲染了严寒,涧水冻结,石头似乎也含着冰雪。"清壮髯还戟,酸癯面亦棱"通过描绘诗人的外貌,展现出他的刚毅和清瘦,"暖寒能破戒"暗示诗人虽身处严寒,但内心坚韧,不为外境所动。最后,"珍重虎溪僧"以虎溪僧为结,表达对僧侣的敬意,也寓含着自我勉励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自然之中,展现了诗人面对严寒的坚韧与内心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