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无非理数成,吾徒但向此研精。
介鳞有分当咸若,麟凤何缘许瘦生。
愧我诗书空盗窃,喜君学易有功程。
相逢亦似非人力,十载昏花一日明。
万事无非理数成,吾徒但向此研精。
介鳞有分当咸若,麟凤何缘许瘦生。
愧我诗书空盗窃,喜君学易有功程。
相逢亦似非人力,十载昏花一日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作品《和友人惠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皆遵循规律的认识,以及对朋友在学术研究上取得进步的赞赏。首句“万事无非理数成”强调了世间万物皆有其道理和法则,而“吾徒但向此研精”则表明诗人与朋友都在努力深入探究这些道理。接下来,“介鳞有分当咸若,麟凤何缘许瘦生”运用比喻,指出不同生物各有其生存状态,暗示人生也有其定数,而朋友如麟凤般才德出众,不应困于平凡。
诗人自谦“愧我诗书空盗窃”,表示自己虽然只是浅尝辄止地学习,但也为朋友的进步感到欣慰。“喜君学易有功程”直接赞美朋友在学习易经(古代重要哲学经典)上的成就。最后两句“相逢亦似非人力,十载昏花一日明”表达出一种缘分和惊喜,认为两人的相遇并非偶然,朋友的智慧如同久暗中的一日光明,令人欣喜。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敬重,也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命运和缘分的哲思。
君不见未央前殿罗九宾,汉皇南面呼韩臣。
无人作歌继大雅,至今遗恨悲昭君。
丙殿春闲斗冯傅,掖庭新花隔烟雾。
票姚枉夺燕支山,玉颜竟上毡车去。
人生流落那得知,不应画史嫌蛾眉。
痴心只共琵琶语,归梦空随鸿雁飞。
穹庐随分薄梳洗,世间祸福还相倚。
上流厌人能几时,后来燕啄皇孙死。
野狐落中高台倾,宫人斜边曲池平。
千秋万岁总如此,谁似青冢年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