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疏懒一首》
《疏懒一首》全文
宋 / 苏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省寺周行占姓名,老耽摄养道几成。

生缘琐屑同瓮算,居处閒静惟瓶笙。

求己洗心祛习气,知非穷理勇移更。

鸿生彦士乖游好,道秩禅流谐此情。

(0)
翻译
在省寺中遍寻姓名,老者沉溺养生之道几乎大成。
生活琐碎如同瓦罐中的计算,居住之处宁静只有瓶笙相伴。
自我净化去除习气,明白是非深入道理勇于改变。
像鸿雁般高洁的学者,与游学喜好不合,却与此道和禅流相契合。
注释
省寺:指寺庙。
耽:沉溺。
摄养:养生。
成:完成,大成。
琐屑:细小而繁多。
瓮算:比喻简单粗略的计算。
瓶笙:形容简朴的生活。
求己:自我追求。
洗心:洗涤心灵。
祛习气:去除不良习气。
知非:明白错误。
穷理:深入探究道理。
移更:改变。
鸿生:有远大志向的人。
彦士:有学问的士人。
乖游好:不合常规的游学喜好。
道秩:道家的等级秩序。
禅流:佛教禅宗的流派。
谐此情:与此情景相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的《疏懒一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修行的追求。首句“省寺周行占姓名”,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闲逛,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寄托,通过观察僧侣们的生活来寻求自我认知。次句“老耽摄养道几成”则反映了作者对养生之道的深深沉迷,以及对自己修行进度的反思。

“生缘琐屑同瓮算”运用比喻,将生活中的琐碎比作装在瓮中的算计,暗示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认为自己的生活简单如同瓮中之数,无需过多计较。接下来,“居处閒静惟瓶笙”描绘出作者居住环境的宁静,只有瓶笙(可能指竹笛一类的乐器)的声音,体现了他的清雅情趣和对宁静生活的享受。

“求己洗心祛习气”表达了作者自我净化的决心,希望通过内心的修炼去除习气,达到心灵的纯净。“知非穷理勇移更”则表明他深知错误并勇于改变,体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鸿生彦士乖游好,道秩禅流谐此情”,以“鸿生”和“彦士”自比,表达出与世俗名利不合,更倾向于遵循道家和禅宗的修行道路,与这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相契合。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苏籀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修养的深深执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自我提升的坚定决心。

作者介绍

苏籀
朝代:宋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猜你喜欢

句·其二

车骑拥西畴。

(0)

又谢送凤团及建茶·其一

白发前朝旧史官,风炉煮茗暮江寒。

苍龙不复从天下,拭泪看君小凤团。

(0)

避贼严阳山次蜀僧清雅韵·其二

乱离多探报,荒僻少知闻。

白发如荒草,秋来不可耘。

(0)

故资政忠惠韩公挽词·其二

忆在昭文馆,垂绅看立朝。

敢论同自出,但喜识高标。

有子仍持橐,如公合珥貂。

伤心邺城路,宰树结寒飙。

(0)

次韵吕居仁赠一上座兼简居仁昆仲

上人出山时,稻穫云水白。

囷仓未云满,已有税租迫。

崎岖走檀施,不畏道里隔。

坐令众浮图,听法无馁色。

尔来闭幽户,此道深自索。

佛法本无多,未悟常自责。

孤云忽南飞,过我江上宅。

信知道人心,不断思想百。

邂逅逢故人,涕泪说艰厄。

驱车更何之,怅望王土窄。

应须屏尘累,问此忘机客。

忧来莫饮酒,酒薄空住鬲。

何时营一丘,伐竹开新陌。

待子田舍成,吾当理轻策。

(0)

句·其六

欲识庆源何自远,大川东去未渠央。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