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默不言,流莺语春风。
语默各有性,此理谁能穷。
羁靮不由人,圣人有天工。
岂无神化术,能使蛇作龙。
桃李默不言,流莺语春风。
语默各有性,此理谁能穷。
羁靮不由人,圣人有天工。
岂无神化术,能使蛇作龙。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的《别后与赵元默言怀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桃李和流莺为喻,表达对事物本性和人力局限的思考。前两句“桃李默不言,流莺语春风”描绘了桃李默默无言、流莺在春风中歌唱的画面,暗示自然界的规律和生命的无声表达。接下来,“语默各有性,此理谁能穷”进一步阐述万物皆有其特性,这种道理并非人人能完全理解。
诗人随后将话题转向人的自由意志与命运安排:“羁靮不由人,圣人有天工”,这里的“羁靮”象征束缚,意味着人的行动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控,即使是圣人也有其无法改变的天定因素。最后两句“岂无神化术,能使蛇作龙”则以神话传说中的变化之术,寓意即使有超凡的力量,也无法改变基本的自然法则,暗示人力有限,不能强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物抒怀,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人力关系的哲思。
召节来金阙,扁舟望石门。
家山秋渺渺,烟水暮昏昏。
竟失临分语,徒伤远别魂。
慇勤谢池月,相对宿江村。
周诗三百篇,强半出愤激。
少陵嗣真作,千载无匹敌。
嗟我亦何为,苦心等莲菂。
平时一千首,弃掷随瓦砾。
朝隮不成雨,安用横天霓。
吾僚一何妙,笔下飞霹雳。
青天与白日,奴隶皆知觌。
况是个中人,固应厌饥惄。
入幕盛红莲,不才惭散栎。
勉哉摅婉画,稚弱安纺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