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水浮筠路何许,月明共接飞仙语。
云边青凤去无声,绕遍幽庭独愁伫。
蓬水浮筠路何许,月明共接飞仙语。
云边青凤去无声,绕遍幽庭独愁伫。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脩竹吟和邬户曹佩之十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神秘的画面。首句“蓬水浮筠路何许”以蓬草随水漂流、竹筏轻行的意象,暗示了诗人与友人邬户曹在月色下的相遇,道路或许隐秘而曲折。接着,“月明共接飞仙语”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皎洁的氛围,仿佛与仙人交流,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境。
“云边青凤去无声”中的“青凤”常象征高洁,此处可能暗指友人离去,但又悄然无息,显得神秘而惆怅。最后,“绕遍幽庭独愁伫”诗人独自在寂静的庭院中徘徊,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孤寂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月夜、仙踪、青凤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哀婉的氛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五岭东来势忽止,阴那山自云中起。
山在云中不可见,得云山乃留真面。
我生爱山尤爱云,策马寻山看云变。
阴那之奇无不有,擎空突兀拿云手。
大云放作天下雨,小云留赠山中友。
登山不学昌黎哭,游山岂作开云祝?
高秋十日云沉沉,山灵知客嫌秋阴。
狞云忽散秋宇净,古柏荣枯护禅定。
倚天五叶开青莲,奇峰顿落琳宫前。
上有飞仙来往之天桥,下有茶香万斛之流泉。
山中寺古逾千年,开山何人潘了拳。
金光明现身丈六,昔曾入梦来清源。吁嗟乎!
占山须占天下奇,作佛须作云雨师。
万里中原腾旱气,愿驱群云出山去。
留云不遣遣云阴,山与祖师俱惭愧。
《阴那山行》【清·丘逢甲】五岭东来势忽止,阴那山自云中起。山在云中不可见,得云山乃留真面。我生爱山尤爱云,策马寻山看云变。阴那之奇无不有,擎空突兀拿云手。大云放作天下雨,小云留赠山中友。登山不学昌黎哭,游山岂作开云祝?高秋十日云沉沉,山灵知客嫌秋阴。狞云忽散秋宇净,古柏荣枯护禅定。倚天五叶开青莲,奇峰顿落琳宫前。上有飞仙来往之天桥,下有茶香万斛之流泉。山中寺古逾千年,开山何人潘了拳。金光明现身丈六,昔曾入梦来清源。吁嗟乎!占山须占天下奇,作佛须作云雨师。万里中原腾旱气,愿驱群云出山去。留云不遣遣云阴,山与祖师俱惭愧。
https://shici.929r.com/shici/KQH9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