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陌起仙飙,川原共寂寥。
灵輴万国护,仪殿百神朝。
漏滴秋风路,笳吟灞水桥。
微臣空感咽,踊绝觉天遥。
紫陌起仙飙,川原共寂寥。
灵輴万国护,仪殿百神朝。
漏滴秋风路,笳吟灞水桥。
微臣空感咽,踊绝觉天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属于挽词体裁,表达了对已故去君主的哀悼之情。开篇“紫陌起仙飙,川原共寂寥”两句,以描绘自然景象开场,紫陌指帝王所乘的云路,仙飙是超凡脱俗的气势,暗示皇帝已升入仙界,与人间的喧嚣隔绝,只有大自然与之共存。接着“灵輴万国护,仪殿百神朝”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君主的崇拜和哀悼,灵輴指神圣的辇车,万国和百神均强调皇权的神圣和广泛的影响力。
中间“漏滴秋风路,笳吟灞水桥”两句,通过描写秋夜的寂静与流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哀伤的氛围。漏滴指的是时光的流逝,秋风和流水则是自然界中常用来表达悲凉情感的元素。
末尾“微臣空感咽,踊绝觉天遥”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哀思之情。微臣指的是诗人自己,作为君主的小臣,现在只能在心中默默怀念;感咽是哀思的意思,踊绝则是极度悲痛到无法自已的地步;觉天遥,是感觉到天空变得异常辽阔,这里也是借以表达对离去者的深切怀念和孤独感。
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苍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君主的崇拜之情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哀悼。
汝出延陵吴,少为贫家女。
身手知好娴,议聘遂汝娶。
且以贫士门,安能备姏姥?
惟汝生亦贫,食荼谅知苦。
有食齑与盐,有衣枲与苧。
汝曾不怨咨,苦境以甘处。
富贵谁预期,或待后此补。
即或未可期,汝宁谪终窭。
此意往所存,今当向汝吐。
昔我之去,雨雪载路。策蹇而行,谁慰穷遇?
今我之来,烽烟满台。履棘而处,谁慰怆怀?
闭门亦愁,开门亦愁,相色而动,不如屋鸠。
离家亦忧,在家亦忧,脱机而逝,不如海鸥。
今所止栖,知谁之室。呼安吸危,谁料明日?
言具我粮,言谋我资,言橐我衣。
思远徙之,徙将曷依?
长风飘大缨,远见铃马驰。
急切欲相问,铃马去如飞。
后卒四五人,徒步不及追。
言调徐州军,期限三日回。
闻言丧我心,同侣面如灰。
岂真家已无,此去终无归。
努力趋淮河,河上声如雷。
云是寿春兵,顷从西路来。
索船同索逋,船尽夺马骑。
可怜官口喑,顿足难指挥。
颇闻江北荒,自食近苦饥。
讵料蓄廪馀,还供军粮赍。
一家不举火,势及里党危。
无食尚有家,无家当告谁?
末学愧?陋,敢于声名争?沈湎六义中,聊用抒平生。
太华玉掌寒,莲露高风倾。
到地香霏霏,散作春烟轻。
援此喻公诗,元素相鍊烹。
始知白战手,能挥蛮触兵。
余诗免唾拾,亦愿刊凡英。
何期深蕙丛,来照孤花晶。
佛天曼陀罗,霱采冠上清。
俯视鹏所游,九万非阔程。
由旬量乌兔,左右悬轮形。
惜彼四大洲,历劫终盲盲。
性以道为辅,气乃理之萌。
初辨慎经纬,久化徵合并。
象外超超箸,太上非非情。
千虑喜一得,百绪归寸萦。
吁嗟此道衰,大壤喧蝇虻。
纷尔习恒态,居然操奇赢。
炬燹未能遍,与公同郁怦。
抱魂菂心坐,蹑足屏眉行。
辔御上厩马,钟铿明堂鲸。
永固铁围山,无坏金墉城。
共持混沌帚,快扫乾坤冥。
《董观察丈国华以余卷中答黄广文钊韵作诗见贻依韵酬之》【清·姚燮】末学愧?陋,敢于声名争?沈湎六义中,聊用抒平生。太华玉掌寒,莲露高风倾。到地香霏霏,散作春烟轻。援此喻公诗,元素相鍊烹。始知白战手,能挥蛮触兵。余诗免唾拾,亦愿刊凡英。何期深蕙丛,来照孤花晶。佛天曼陀罗,霱采冠上清。俯视鹏所游,九万非阔程。由旬量乌兔,左右悬轮形。惜彼四大洲,历劫终盲盲。性以道为辅,气乃理之萌。初辨慎经纬,久化徵合并。象外超超箸,太上非非情。千虑喜一得,百绪归寸萦。吁嗟此道衰,大壤喧蝇虻。纷尔习恒态,居然操奇赢。炬燹未能遍,与公同郁怦。抱魂菂心坐,蹑足屏眉行。辔御上厩马,钟铿明堂鲸。永固铁围山,无坏金墉城。共持混沌帚,快扫乾坤冥。
https://shici.929r.com/shici/wxwg2vBi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