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晨忽不乐,抚膺多可伤。
披书感前事,令我涕沾裳。
凤鸾止荆棘,䲭鸮据梧冈。
驺虞不饱肉,豺狼厌肥羊。
人龙困田野,人猫登庙堂。
倒颠有如此,天下安所望。
吁嗟汉唐宋,参会何纷攘。
载读虞书篇,千古心遑遑。
兹晨忽不乐,抚膺多可伤。
披书感前事,令我涕沾裳。
凤鸾止荆棘,䲭鸮据梧冈。
驺虞不饱肉,豺狼厌肥羊。
人龙困田野,人猫登庙堂。
倒颠有如此,天下安所望。
吁嗟汉唐宋,参会何纷攘。
载读虞书篇,千古心遑遑。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感寓(其八)》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哀叹。首句“兹晨忽不乐”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快,接下来的“抚膺多可伤”描绘了他因思索往事而悲从中来,泪水涟涟。诗人以“凤鸾止荆棘,鸳鸮据梧冈”象征贤良遭受排挤,恶势力占据高位,暗示社会的失序。
“驺虞不饱肉,豺狼厌肥羊”进一步揭示了弱小者备受欺压,权贵们贪婪无度的现实。诗人用“人龙困田野,人猫登庙堂”形象地刻画了人才被埋没,庸人在高位的讽刺画面。最后两句“倒颠有如此,天下安所望”直指时局混乱,令人对未来失去信心。
诗人通过回顾历史,感叹“吁嗟汉唐宋,参会何纷攘”,表达了对历代王朝兴衰更替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的深深忧虑。在阅读古代经典如《虞书》时,诗人内心充满不安,“千古心遑遑”,体现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揭示了明朝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诗人对公正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天上张公百尺楼,眼高四海气横秋。
只愁笑语惊阊阖,不管栏干犯斗牛。
远水拍天迷钓艇,西风万里入貂裘。
面前不着淮山碍,望到中原天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