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树入楼苍。萧萧塞草黄。望燕云、帽影都凉。
摇落关河悲庾信,惊岁月,为谁忙。衣上冷斜阳。
胡琴亦懒张。听秋声、触我思量。
我合吹箫君击剑,湖海气,未消亡。
烟树入楼苍。萧萧塞草黄。望燕云、帽影都凉。
摇落关河悲庾信,惊岁月,为谁忙。衣上冷斜阳。
胡琴亦懒张。听秋声、触我思量。
我合吹箫君击剑,湖海气,未消亡。
此词《唐多令·答伯纯》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以苍茫的烟树、萧瑟的塞草、凉帽下的燕云、摇落的关河以及庾信的悲情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充满悲凉与壮志未酬之感的画面。
词中开篇“烟树入楼苍”,以烟树的苍茫映衬出楼阁的深远,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孤寂的氛围。接着“萧萧塞草黄”一句,通过萧瑟的塞草和金黄的颜色,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景象。随后,“望燕云、帽影都凉”将视线拉远至遥远的燕云之地,帽影的凉意仿佛也传递着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摇落关河悲庾信,惊岁月,为谁忙。”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以庾信的悲凉遭遇作为参照,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在忙碌的生活中,内心深处的那份无法言说的悲凉与无奈。
“衣上冷斜阳”一句,以夕阳的余晖照在主人公的衣襟上,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更添了几分凄冷与哀愁。接下来,“胡琴亦懒张”则以胡琴的闲置,象征着主人公心境的疲惫与疏离,不再有心去演奏或欣赏音乐之美。
最后,“听秋声、触我思量。我合吹箫君击剑,湖海气,未消亡。”这一段表达了主人公在面对秋日的萧瑟之声时,思绪万千,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未来命运的思考。他似乎在想象自己与友人一同吹箫击剑,虽身处江湖,但心中仍保有豪情与壮志,这份气魄并未随时间而消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作者对个人命运、历史变迁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既蕴含了对过去的缅怀,又寄托了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