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春风满帝都,禁林清晓宴簪裾。
玉堂乍到惊凡目,金锁徐开见御书。
四字骊龙争夭矫,两篇琼树斗扶疏。
词臣此会人应羡,圣主多才古不如。
日上花砖帘捲后,柳遮铃索雨晴初。
阁前吟罢先沈醉,忘却西垣有直庐。
一夜春风满帝都,禁林清晓宴簪裾。
玉堂乍到惊凡目,金锁徐开见御书。
四字骊龙争夭矫,两篇琼树斗扶疏。
词臣此会人应羡,圣主多才古不如。
日上花砖帘捲后,柳遮铃索雨晴初。
阁前吟罢先沈醉,忘却西垣有直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春日宴会的生动画面。首句“一夜春风满帝都”,以春风喻指皇恩浩荡,一夜之间遍洒京城。清晨的禁林(皇宫园林)中,文武百官身着华服,聚集一堂,参加清早的宴会,气氛庄重而欢快。
“玉堂乍到惊凡目”写官员们初入华丽的玉堂,眼前景象让他们惊叹。金锁缓缓开启,揭示出御笔亲书的珍贵,显示出皇帝的文治武功。“四字骊龙争夭矫,两篇琼树斗扶疏”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容文字如龙飞凤舞,犹如骊龙腾跃,琼树繁茂,展现出宴会中诗词歌赋的才华横溢。
诗人接着赞美皇帝的多才多艺,认为这样的才情在古代也是罕见的。宴会结束后,阳光透过花砖照进室内,雨后的清新气息和垂柳轻拂,为这场景增添了几分诗意。诗人沉醉于吟咏之中,甚至忘记了自己还有直庐(值班的地方)的责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宋代宫廷宴会的繁华与文化氛围,以及皇帝的文雅风范,表达了对圣主才情的敬仰和宴会的赞美。
高福古寺何巍昂,谁其作者商河王。
碧瓦朱甍照山水,以石为柱花础方。
行人下马日卓午,红尘扑面生清凉。
僧言此地泉水好,石鼎小煮鱼眼汤。
生天成佛吾未勇,膜拜懒与瞻毫光。
画手将毋腕有鬼,龙象著壁皆飞扬。
风窗纵横千贝叶,相彼饥鼠充其肠。
开门或有王新建,大阁谁与唐李康。
自古贤王多好事,以其余力开道场。
百六十年一走马,此寺岂不关兴亡。
螭首龟趺尚林立,寒食雨过苔痕苍。
莫笑扪碑萧夫子,强推甲乙寻偏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