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梅何日下西州,一曲清淮五月秋。
水阁画帘人独坐,乌篷阅尽泪双流。
忆梅何日下西州,一曲清淮五月秋。
水阁画帘人独坐,乌篷阅尽泪双流。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汪中的《秦淮杂诗(其二)》,通过对回忆中梅花的思念和眼前淮河秋景的描绘,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情感纠葛。首句"忆梅何日下西州",诗人以梅花象征远方的爱人,暗示着对往昔相聚时光的深深怀念,"何日"二字透露出期待重逢的渴望。
次句"一曲清淮五月秋",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五月本应是夏季,但此处用"秋"字,可能寓言心境凄凉,如同秋天般萧瑟,也可能是对逝去的春天的追忆,与上句的"忆梅"相呼应。
"水阁画帘人独坐"描绘出诗人独自坐在临水的阁楼中,画帘半掩,映衬出内心的孤寂。"独坐"二字,凸显了诗人的落寞与无奈。
最后两句"乌篷阅尽泪双流",通过"乌篷"船的意象,可能暗指舟行过处,仿佛在诉说离别之苦,而"泪双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悲伤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笔触,通过空间、时间的转换,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现实中的孤独与哀愁。